
塑像“大都建典”,忽必烈端坐中央,反映了大元王朝的磅礴气势。

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帝为元大都遗址御笔题词。
西土城北端的肃清门瓮城遗址(明光桥)
重阳节游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胡安沁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艳阳天
我来到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小月河清澈的水静静流淌
大树影子在里面忽隐忽现
元大都至今已有七百多年
现在看到的只有断壁残垣
久远的故事不会烟销灰灭
一堆黄土诉说着朝代变迁
金王朝对蒙古族统治凶残
部落之间也有了种种恩怨
铁木真联合金兵报了父仇
统一蒙古当选为成吉思汗
不能忘记公元一二一一年
大汗把金兵打的人仰马翻
号令下开疆扩土剑指欧亚
马背上威风凛凛胜利凯旋
忽必烈败宋称帝国号大元
迁燕京改大都又新筑宫殿
重人才蒙汉通融治国理政
修历法兴农治水经济昌繁
元大都倾心打造十七八年
长方形棋盘布局竖长横短
面积五千公顷周长三万米
南长安北土城东西是二环
四面城墙共有十一座门关
每座城门都按易经定坤乾
横平竖直巧规划市井遍布
大都城水运系统直达江南
城墙十米高基顶十几米宽
预设木构再进行堆土夯填
外披苇席以防止雨水冲涮
护城河围着都城绕了一圈
忽必烈在位一共三十一年
草原人对他是有褒也有贬
后任皇帝一个个骄奢淫逸
大元王朝一年年内讧不断
还记得有一出戏叫窦娥冤
还记得有个石人是一只眼
民不聊生导致了聚众起义
九十七年统治被和尚推翻
明太祖在元大都易帜改弦
新筑北城垣就在老墙之南
四座城门和官暑逐步废弃
老百姓住的房子也被拆迁
西北城垣遗址还依稀可见
东南地段早已经没了风烟
只留下说不尽的沧桑旧事
让后人茶余饭后胡扯闲谈
如今的城垣遗址换了新颜
雕像花坛装点着月河两岸
人文景色融入了历史文化
老百姓都来这里健步休闲
此塑像反映了元朝历代“双都巡幸”的场面,即夏天到上都理政,冬天来大都理政。大都、上都同等重要。
小月河清澈透明,两岸风光旖旎。
土筑城垣本体,高十几米,顶宽十米左右。
元大都的城市规划,为北京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当年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