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秋
作者:鲁生琳
秋总是跚跚而来,匆匆而去,来得自自然然,去得从从容容,馈赠给人间的是果实累累回报满满。
初秋的清晨,清净如洗的长空一声雁鸣,向人们拉开了秋天的序幕。大雁列阵飞过长空,在澄清碧蓝的画幕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一”字,匆而又大手笔地狂草出了一个厚重的“人”字。我站在寂静的庭院,木呆呆地望着浩瀚无垠的太空,欣尝着不断转换着的“一”字和“人”字。细细品味,人生无非就是写好“一”和“人”这两个字吗?一个人如里能把自己的人生写得像“一”那样简约清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能把“人”写得端端正正,不歪不邪,其人生也就完完美美,无怨无悔了。
秋风是秋天最得意的杰作,是秋天的主题和标签,也是秋天送给人间的第一份厚礼。暑热即将散去,清风阵阵袭来,经历了一整个漫长而酷热的炎夏,徐徐秋风于无声处抵达人心,让人们享受到了无以言表的舒心和快感,岂不快哉!
秋天的风是最美的,它体现了秋的气质,秉性柔和,不狂燥,不暴烈,像柔顺温婉的少女,自然恬淡,幽美迷人,不带一点妆饰,熏风四溢,驱赶着盛夏的余热,使人心如流云,神清气爽。
秋风是勤劳的。白露节气,秋意渐浓,萧萧秋风,顺应天时,趆过山林,穿趆四野,向大自然发出无声的信息。在秋风的吹拂中,一望无际的田园和满山遍野的庄稼,一夜之间改变了颜色,包谷棒子呲牙,各种豆子结夹,谷子糜子穗长籽满,迎风飘拂,起伏着,涌动着,泛起层层波浪。棉桃裂开了大咀,让大片大片的棉田披上了雪白雪白的婚纱。丰收让庄稼人的欢声笑语迴荡在田野,飘向了远方。
年岁日增,常爱怀旧,总是怀念那果实累累的秋天的田野。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国庆假日,我回到了四十年前战天斗地过的农村,乡人民政府的牌子挂在当年挂人民公社牌子的墙壁上,我漫步在熟悉的老街,见到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面色红润,精神焕发,喜笑颜开,老支书的孙子开着手扶拖拉机从地里拉回了一车包谷棒子,两个年轻妇女说着笑着从果园抬回了一大框红苹果。家家院子晒满了黄灿灿的玉米,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和柿子,满村都是秋的气息。我被这五谷丰登的农家乐气息陶醉了。回想着我在这里工作的那些年月,农民粮食短缺,个个都是面容焦粹和忧虑,自感忧伤和内疚。
秋天是承接夏天以后一年中最丰富的高光时刻。一阵凉爽的清风,吹来了五谷的清香,又红又大的苹果,晶莹剔透的葡萄,色香诱人的柿子,甘甜清香的大枣,争奇斗艳,甜甜蜜蜜迎着秋风送进了农村人的心窩,也飘进了我的心里。
几个当年农业学大寨的突击手,已蒼老龙钟,站在满树橙黄的柿子树下,满脸深深的皱纹,写的全是幸福字样,年已耄耋,似曾相识,張开着没牙的咀巴,笑着频频向我招手打招乎。
我很欣赏“人生如秋”这个标题,人如果把人生活得像秋天那样收获滿满回报丰厚,该多好啊!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收成。细想很有道理,人生不过是一场永不放弃,永不停歇的收成之旅,是一场播种、耕耘和收获的壮烈史诗。每一次播种都承载着自已的希望和梦想,每一次收获都验证着实现梦想的成就和喜悦。从古到今人类就是在收成中诞生,在收成中成长,在收成中赓续,一代一代汇聚成历史的长河,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记得一首歌中有两句歌词: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悠悠岁月,收成永恒,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这一代人处在历史大变革的伟大时代,既是播种者,也是收获者,我们应当在永无止境的收成的道路上,珍惜年华,矢志不渝,能为时代留下一缕艳羡耀目的阳光,也就不虚此生了。
2024.10.16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鲁生琳,1935年生,陕西旬邑人。1961年陕西师大毕业留校,任政教系政治经济学助教。后陆续调咸阳市周陵中学、渭城区红旗公社、咸阳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从事教育、基层领导和宣传工作。1984-1992年担任西安市新城区委书记,1993-1996年担任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近百篇,现已结集出版《春播秋拾》散文集等,作品感情真挚、意蕴深厚、语言隽永,深受读者喜爱。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