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金砖
--探究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运河贡砖
刁西成
民间有句俗语“北京城是漂来的”。为啥是漂呢,意思是说,北京城的建筑材料和日常用品是“漂”来的。这里的“漂”就是“水运”的意思。当年京杭大运河上南运北来的稻米、丝绸、茶叶、水果等丰富了京城百姓的生活,建设紫禁城的金砖、楠木等也都通过大运河运到京城。其中的金砖,就是临清贡砖。
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两种砖最为著名,一是苏州陆慕的金砖,一是临清的贡砖。两者叩之皆有“金石之声”,前者用来铺地,后者用来砌墙。《天工开物》记载:“若皇家居所用砖,其大者厂在临清,工部分司主之。”“临清的砖,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临清。”这一民谣,真实地呈现了临清贡砖在古北京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据记载,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北京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宫苑城池,临清砖窑也就在这时候开窑生产,以其独有的建筑材质而闻名于明朝朝野。同时因为大运河在临清穿境而过,运输便利,成为明清时期生产御用贡砖的“官窑”之地,烧制历史达500多年。而专供北京宫殿等重要建筑的临清贡砖,别名又被称为北京城的“金砖”。为满足朝都大兴土木之需,永乐三年(1405 年),朱棣下旨凡漕运船只无论官船还是民船,“船每百料带砖 20 块”,无一能免。朱棣之后,历任明代君主更是有增无减,运输场景如诗描绘“玉河秋水流涓涓,舳舻运砖如丝连”。
京杭大运河在河北省临西县流经4个乡镇、20个村39.2公里。临清贡砖出自运河流经的临西县段两岸,西岸的陈窑村最盛。该村1964年底随大运河以西原山东省临清市的五个区划入河北省,成立临西县,所以许多包括贡砖在内的临清物质文化遗产就产生在如今临西县这片热土上。被称为北京金砖的临清贡砖,按照如今属地也就是临西贡砖。
2021 年五一期间,我随领导同志首次实地去探究贡砖的历史,充满期待与好奇。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陈窑村留存的明代贡砖窑遗址。只见平展的农田中,突兀矗立的一孔废弃砖窑,宛如一个倒扣的破钟,四周几个不规则的窟窿张向天空,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沧桑。据陈窑村《陈氏族谱》记载:“大明嘉靖年间,陈氏始祖陈清与李姓人家在此立窑数座,为皇上烧贡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陈窑村发现一处窑址,并发掘出城砖数码,每码有 200 块,刻有“嘉靖十四年陈清”及“嘉靖十七年陈清”等字样;2008 年 12 月,河北省文物局组织考古勘探人员对陈窑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在陈窑村勘探发现明嘉靖、天启、清光绪等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烧制贡砖的窑址 20 座。据专家研究,按古代贡砖官窑规格,每座窑应划给 40 亩地,专供窑户取土、盖窑、堆柴、存放砖坯和成砖之用,可见官府对贡砖之重视,也足以让人想象当时运河临西段窑场的兴盛场景。江南文人袁旭有一首诗:“秋槐月落银河晓,清渊土里飞枯草。劫灰助尽林泉空,官窑万垛青烟袅”,生动地描绘了贡砖烧制时的繁盛与辉煌。
随后,我们来到了河堤下陈窑村的一处贡砖烧制基地。眼前,高高的土堆如小山般矗立,一团团的熟泥似柔软的面团,一排排的土坯像整齐的列兵。正在制坯的临西贡砖第十五代传承人陈建磊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为我们进行介绍。
临西贡砖之所以闻名遐迩,源于其独特的土质和高超的烧造工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上的临西,积累了丰富的淤积土,质地黏沙、细腻纯净,被当地人称为一层红、一层白、一层黄的“莲花土”。这种含铁量适中的土质,就如同上天赐予的宝物,极适合烧制青砖。从原料起,临西贡砖就占尽先机。贡砖烧制工艺繁多,需要经选土、碎土、澄泥、醒泥、熟泥、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等 18 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宛如一场精细的雕琢,传承技艺十分精细复杂。当时贡砖的品种琳琅满目,有金砖、城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脊吻砖、刻花砖等。这些贡砖产品经过严格检验后,用黄纸封装,通过运河码头漕运船只运往京师。基地展览室内陈列着汉砖、嘉庆年砖、城墙砖、五抓泥、瓦片等出土的各类块砖,它们就像一本本历史的书籍,静静地讲述着临西贡砖的悠久历史。临西在汉代就已开始烧制大型的建筑用砖。到明代初期,临西砖便被选为北京皇家建筑的主要材料成为贡砖,在北京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及城墙和城门楼、钟鼓楼、文庙、国子监及各王府营建中,都能看到贡砖的身影。据史料记载,贡砖平常年景“岁征百万”,所以有“临清贡砖撑起北京城”之说。不仅如此,在万里长城、南京古城墙、曲阜孔庙、孔府等建筑物上,也相继发现了临清贡砖的踪影,从而印证了“临清砖遍布半个中国”此言不虚。到清末官窑停办,贡砖停产,临西贡砖走过了五百年的辉煌历程。
看完展品,陈建磊又领我们去看正在烧制的砖窑,砖窑旁堆放着木柴,窑门内柴火正旺,那熊熊的火焰,分明就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传承人陈建磊深情的说,从第一炉火烧起来的时候,他就希望这“窑火”一直烧下去,永不熄灭。如今的临西贡砖已广泛用于全国各地的古建修缮,像正定古城、青州古城、成都杜甫草堂等地的古建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一古老的技艺又在为新时代共和国的建没添砖加瓦。
2022年,我又有幸参与见证了临西县大运河贡砖博物馆的设计和建设工作。2024年金秋十月三块贡砖叠放流畅造型的博物馆已在临西县河西镇大运河桥头西侧大堤下建设完成,这里即将成为一处具有高度参与性、体验式的博物馆式主题园林和旅游景点,让大家如同身临其境般体验运河文化的精妙和运河先人们的智慧创造。愿有北京城金砖之称的临西贡砖在新时代大运河珍珠链上能够发出更加璀璨的新光彩。
作者简介:刁西成,男,1971年9月生,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人,大学文化,共产党员,1994年参加工作,历任临西县林业局局长,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2020年荣获河北省绿化奖章荣誉称号。散文作品在《中国文化报》、《农民日报》、《中国作家网》、《长江文学网》、《国际诗歌网》等报刊平台发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诗文书画大赛等全国文学活动中获奖。
陈窑遗址
出土的临西贡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