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寄寥星里,烛托半香余 1211
文|| 三木秉凤诗文选
情寄寥星途
烛托半香余
一轮孤月去
帘外松风逐
流光照案来
飞霜染林白
不知君记否
诗列凤凰台
《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在茫茫宇宙之中,日月星辰一切万物犹如浮尘,皆由宇宙能量显化,最终复归宇宙能量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理论源泉,因为宇宙浑然一体,故而万物万事互为依存,合作共荣,日月永恒地放射着光辉,雨露无私滋养着万物,大地安然地承载着山河,这就是大爱无疆,这就是天下为公,这就是成己达人。有人言:心志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慢成习惯,习惯渐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也许就是命由心造,相由心生。
俗言,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其实命运可以随心改造。何为命运?命乃定数,运乃变数。命者犹如先天带来之种!运者乃为后天成长之径!自然万物皆通其道,然而人类命运往往不是道法自然,而是袭利沉浮,随波逐流,顺道者昌,逆道者亡,一切命运若与大道相向而行,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自然大爱,它源于平凡朴素,源于宇宙生命最初的无极同体与宁静虚无。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什么?道是万物本体、宇宙起源及其运行法则。道的本源是什么?是“虚无”,但万物皆从“虚无”中走来,包括日月星辰,包括人类本身,这就是道德经所言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中生有”。道的运行规则是什么?老子用了比喻之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一个人有了水的思想,也就有了水的命运,只有将一点水融入大海,在奉献中完成这一期生命过程,我们的生命将与大海共体永不枯竭。在太极世界里,我们懂得一个规律,阴阳之和,无论是增是减,永远突破不了太极之限,故而宇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实不虚,不来不去。”宇宙能量与宇宙现象,没有生灭增减,只有随心所欲互相转化,境随心转,言出法随。 孔子曰:“善不积不足于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为善之道,在于超越善恶之执,犹如流星坠天,不恋日月光曜,犹如菊黄秋衰,不恋天地恩情。莫道桑榆之晚,为霞尚满在天。人致耳顺之年,自觉愚鲁不才,谨以勤勉补拙。此生虽未明澈见底,但大道之理若隐若显。历来生命之择者,要么物质丰盛,要么精神通透,要么二者兼备。人生如箭没有回弓之路,传道受业,邃智达人,天地不负,问心无愧,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爱无疆,大公无私,超越自我之人会甘愿在无牵无挂中静静回归,这未必不是一种道法自然的生命选择。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4 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