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勤为舟,
后知后觉始践求。
做中寻味真知意,
中学方知学问稠。
实践路上多磨砺,
即学即悟心无忧。
知行合一为大道,
学做相融共悠游。
“学后做•做中学•做即学”是一种非常实用且高效的学习理念,它强调了学习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下面我将分别解释这三个部分,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学后做
“学后做”意味着在理论学习之后,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这一步骤是将知识从书本或课堂转移到现实世界的关键。通过实践,学习者可以亲身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实践也是检验知识是否正确、有效的有效途径。
二、做中学
“做中学”强调的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升。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者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促使他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学习。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学习者不仅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实践中的学习往往更加生动、具体,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做即学
“做即学”则进一步强调了实践与学习的同步性和即时性。它认为,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者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随时准备从实践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学习与实践分离的模式,将学习融入到了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中。通过“做即学”,学习者可以更加快速地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和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学后做,做中学,做即学”的理念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中。例如,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这一理念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这一理念可以激发研究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中,这一理念可以帮助人们不断学习和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学后做,做中学,做即学”是一种非常实用且高效的学习理念,它强调了学习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积极践行这一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
郭丽,原平市上封学校校长,山西大学行政管理本科学历,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学历,山西省中小学一级教师,多次荣获“忻州市优秀班主任” “忻州市优秀教师” “原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原平市模范教师”等称号。从教以来一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工作法宝:爱心、耐心、细心。教育格言:追求幸福的教育,感受教育的幸福。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