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举国同庆的美好时节,张白玉书画家于2024年10月1日国庆节,在山东省莱阳市风景如画的梨乡隆重举办了《张白玉艺术馆》的开业庆典。这一文化盛事不仅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的目光,更为莱阳市的文化艺术领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庆典当天,来自内蒙古、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的100多名各界朋友纷至沓来,共同见证了这一艺术殿堂的璀璨启幕。他们之中有书画界的同仁,有艺术爱好者,也有慕名而来的各界友人,大家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张白玉书画家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书画界享有盛誉。此次艺术馆的开业,不仅是对他艺术成就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他多年来对书画艺术执着追求和热爱的结晶。庆典上,张白玉书画家慷慨地将自己精心创作的100多幅新作赠予前来祝贺的朋友们,以此表达他对大家支持和厚爱的感激之情。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既有气势磅礴的山水之作,也有细腻入微的花鸟小品,每一幅都凝聚着张白玉书画家的心血和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张白玉艺术馆》的开业,不仅为莱阳市的文化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张白玉书画家的带领下,这座艺术馆将成为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照亮莱阳市乃至整个山东的文化艺术天空。













张白玉,作为书画领域的杰出代表,其艺术探索与展示不仅辉煌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以其独特的作品特色,深深触动了每一位观者的心弦。
张白玉老师的作品,是风骨与品质的璀璨结晶。他以笔为舟,墨为海,每一幅艺术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烈的民族气节。以非凡的视角和炉火纯青的技艺,勾勒出中国品质独有的韵味与风采。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之美的再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与体悟,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骨。
张白玉老师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艺术领域的范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鲜明符号和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他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为后世艺术家树立了创作标杆。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艺术世界,领略那份来自国粹典藏的书画之光,感受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




















【艺术家简介】
张白玉,名张钦,字白玉,号半岛居士,祖籍莱阳,定居烟台,1940年出生在胶东半岛黄海之滨狼虎山下艺术世家。自幼酷爱文学,擅长绘画,爱好戏剧和音乐,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国家一级诗书画家,画坛百杰,中国文学艺术名家,十大艺术家,被媒体誉为人民功勋艺术家,现任中国民族文艺家联合会名誉主席等职。
1961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是山艺首届毕业生,黑伯龙的传人。毕业后遵照毛主席文艺思想走上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基层与工人,农民,渔民,商人,干部和学生滚打跌爬30年,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深厚的生活内涵。
1992年由教委退休,历时八年,耗资10余万元,走遍全国,在新疆、内蒙古大沙漠与胡杨结下不解之缘,考察、采风、研究胡杨20余年,在民族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西画中的精华,创作了大量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张白玉大漠胡杨。得到专家的好评和人民群众的欢迎。
1997年在西北边陲乌拉特开发成功内蒙古独特产——神奇功能的解毒醒酒《白玉杯》,成为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 周年献礼精品,誉为《塞外独尊》。同年利用在戈壁沙漠捡到的960颗水晶玛瑙天然宝石组成宽一米,高一米半的中华全图《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简称《宝图》,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区政府,表达一颗爱国心。
2000年成立白玉创作室,专心文学研究,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受聘于烟台技术学院任教授,著有长篇《正道沧桑》《西部见闻》《锦绣山河诗书画》,出版《蓓蕾》《张白玉和他的学生》《张白玉大漠胡杨》《张白玉诗词与格言》已及专集、合集、入编典藏等书籍70余部。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画展多次荣获金奖,发表多篇论文,反对腐败,反对崇洋媚外,反对艺术作品商品化,捍卫民族传统文化,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