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濛濛,如梦如幻。应星耀西原群主何小见先生盛邀前往申河香谷湿地公园采风。
申河村位于新区咸丰路街道西北部,东邻西延高速铜川新区出口,南依玉皇阁水库,西至坡头工业园区,北至龙潭水库坝口。全村区域面积4100亩,下辖后申河、前申河、安家河三个自然组,村内有史前文明“前申河遗址”,(遗址有大量陶片,文化层、灰坑等遗迹,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明清民居遗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虽早过知天命之年,却犹喜一首宋朝的《悟道》诗:“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如今,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现实中,十月的南方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北方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何小见先生何尝不是这样的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早在七年前,我与闺蜜摄影,听闻那里有紫色的薰衣草,还有湖泊、荷花、于是乘车前往,还在湖上荡舟,一人采了一片荷叶玩耍。上岸后才知晓,每一片荷叶下都会结一个莲藕,叶子被摘后,水就会进入下面的莲藕,莲藕就会坏,为此,我们自责不已。
后来我们从网络上查资料,才知道申河香谷湿地公园与现任铜川新区咸丰路街道申河康养项目招商专员,曾获得“铜川市新区优秀共产党员”、“铜川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个人”、“助力中国梦最美基层榜样人物”、“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李乾周李书记是密不可分的。
2011年11月,李乾周个人经营了十几年的砖厂效益正好,申河村群众推选他为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后,李乾周带领两委会班子审时度势,凝聚民心,抢抓机遇,转型发展,揭开了申河村发展的新篇章。首先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硬化了村庄全部巷道并安装路灯;争取资金修建了两委会办公楼及1000平米的群众活动广场。李乾周深知,村子要发展,村民要致富,必须找准产业定位。
他先后组织带领村民代表赴长安县沣峪口全省农家乐示范村上王村、礼泉县袁家村参观学习,赴首都北京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村子要发展还是要走“抱团取暖”之路,发展方向要顺应时代潮流。此时铜川市上提出转型升级、建设休闲养生城市目标。
申河村顺应这一趋势,抓住村庄征迁重建之机,凭借玉皇阁湿地、申河古村落遗址,全力打造申河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产业园,决心大力发展旅游业。
2014年种植薰衣草360亩,扩大荷花池400亩;2015年,铺设薰衣草园、荷花池道路3500米并建成申河香谷民俗小吃街110间,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为了着力打造“铜川市的会客厅、西安市的后花园”。2017年,申河村利用原耀县造纸厂旧厂房,招商铜川新区申河T8艺术园公司,打造铜川“798”园区。培育出花旅结合,主客共享的新模式。邂逅自然,田园生活,诗意栖居,计划实现游客量年80万人次。
在他一系列大手笔的改革创新之举,也为申河村带来了巨大的荣誉:2015年申河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申河村被陕西省旅游局评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17年申河村被陕西省住建厅、财政厅、农业厅、环保厅联合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荣誉给了申河的奋斗者莫大的鼓舞,但李乾周和他带领的申河有着更高远的目标:要打造铜川首富村、陕西明星旅游村,国内知名旅游养生地,实现村民年人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真正让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火、排场,生活得体面、风光、尊严。
2021年1月,李乾周卸任申河村党支部书记,专心攻克申河康养项目招商业务,向着心中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为家乡建设奉献全部,李乾周说这就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申河香谷是国家赵氏湿地公园核心地,千亩花海,有着四时不同的景致;不仅风光旖旎、云蒸霞蔚,有着弥足珍贵的国家湿地;村民仁义成风、村庄古建成群,有着古朴无铅华的岁月痕迹;还有山野美食,传统民宿,有着大隐隐于市的田居情怀。
时隔七年,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沙盘尚在,壮心不已。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立在湖畔,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看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因为时代的原因,康养也是大势所趋,望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有位文友笔下写这里仰韶时代,因为山灵水秀,宜居宜家,人类生存在这里;唐宋繁荣,他们因为这里的山水灵秀而生活在这里。曾经,这里因为钟灵毓秀而被选择;也因为很多人事的繁杂而被荒芜。昨日的繁华不能代表永久的繁盛,今天的衰败也不能代表未来的不可期待。
此次活动,没有巨商大贾,没有政要官员,我们只是一群怀揣梦想追逐梦想,用笔撰写未来,用思考去哲思过往的小文人。发愿在寻找旧日的痕迹和辉煌中,在今天的秋雨里将荒芜变锦绣、期待申河香谷康养成功,这就是我觅到的金黄色的秋。
楚丰华
2024.10.20
21:33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联系方式:19909195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