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北诗刊第231期“头条诗人”名录
一个人的湖畔
文/郑冰(四川)
湖畔,是一个人的独处
虫鸣,小风
共享宁静。黄昏
——倾诉衷肠
把陡峭迁入平缓
把晚霞捎给夜
把湖畔的木椅打磨出刃
那涟漪就唱着远方的歌而来
一生的平平仄仄
(一笑了之简评:无论什么时候,读到一首好诗的心情是愉悦的,原因源自一首作品感人的艺术魅力,眼前这首作品便是这样。且看第一段湖畔独处及所见所听:虫鸣、小风、黄昏、宁静、倾诉,可谓是一段非常景致的影片;第二段的陡峭平缓的转换,借景喻人,将笔触移到心头,最后一段诗意浓郁的点睛,更凸显了这首诗的艺术张力。此作荣获主编奖!)
一个人的湖畔
文/龚小猪
与水凝视,与野花野草促膝而坐
并交谈,如果还有爱意
就抬头看看天或是蔚蓝的发现,相映成恋
成故事成风尘
颤巍巍的星空到了傍晚
也会来赐一线光芒在湖面,一个人的湖畔
左岸在岸
都是席地之香,浓浓的咖啡流进心思
流向,水面
散发山岗的怀念
何须呼唤,这儿多是
灵魂对应和对等
多是,淡去尘埃不屑喧嚣的发现
理念独守,万般寂静的悠然
追溯源泉平定应如你
如丝滑的绸缎
分明,迂回曲转又沙浪淘天
我将备下烟火以示拯救
浪迹的无眠
(一笑了之简评:应该为这首诗击节叫好。无论从意境创造到情感逐步推进,这首作品都做得很出色。尤其应该称道的是,天与地景物呈现的意境,将一首小格局题材的小令拓展成了一篇颇具气势的大诗,这显示出作者出色的诗歌创作功力,值得为作者点赞。)
一个人的湖畔
文/苏海红(湖南)
一个人的湖畔
很缓,很安静
却依然不能阻止
风揉乱头发,雨流进心底
一些不知名的野草
树木,虫鸣,飞鸟,船只
它们彼此抚慰,彼此照应
彼此温暖,又彼此保持着距离
我独坐于湖畔深处
把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一一请出,供养湖心
再轻轻喊出
齐水深的片片芦花
(原来的我读诗:联系全文认真分析一下便会发现,作者对湖畔所谓“读”的理解很准确的,认为作者一个人对湖畔情有独钟,从思想层面上宣有教化作用,此诗中所阐述的心境有强大的理性因素,更多的是看到这首诗中质朴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深切的感受,很少人注意到诗中伴随着浓厚的感情,鲜明的形象是同样深入的理性思考!!)
一个人的湖畔
文/花开最完美
秋落进湖里,湖水凉了又凉
就这么坐着,一坐就是大半天
柳条鞭打着风
鱼儿倏地逃离
我不知道它会不会疼
一朵雾气含在眼里
氤氲了半世风景
其实我不愿坦白
我的心上也有一个秋
这是我多年捂不紧的秘密
(原来的我读诗:如“我的心上也有一个秋/这是我多年捂不紧的秘密”,恰似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粗粗一看,诗中的几处拟人句与作者几处明喻和隐喻,刚好融合,作者假使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湖畔之外,仔细的辨析,作者隐藏的心语却不愿坦白了,心中的节点好像有隐痛之感,把无形思绪附于物而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
一个人的湖畔
文/孙继平(辽宁)
心界,临水涟漪
芦花摇起雪飞的思念
将那独处泛起灵美的心语
凝结一组千双万眼注目的华章
风的抚过,慰籍曾有的守望
我知道,远方的你
用无言,再装订
戎边时,留下
一道道深情的目光
陈列在我的心上
秋,以浓重的笔墨
已为你我绘一幅画像
(余新明读诗:一个人的湖畔,芦花摇起的思念,凝结成一组千双万眼的华章,为戎边的你,送去陈列在心头的守望,一道道深情的目光,将那独处泛起灵美的心语,借秋的浓墨重彩,为你绘一幅画像。情真意切的告白,让诗意比秋意更浓。)
一个人的湖畔
文/楚凡
风带着记忆温浪,用轻指拨动
一席涟漪
独白的影子挂在天际线摇曳
飞起的白天鹅勾住弛飞的幽影
静如游丝,串接灵知绿野
沉下喧嚣裹挟的尾骨,寻一个抛解的模样
在清波莲禅中剥离际遇绳索
立在静谧中随风向远
不问归去来夕,独饮天地温徐的情酒
洒在云逸追踪的泪光里
愿拂去红尘交汇的黑白律动
守一寸纤尘不染
蓝天,碧湖,莲瓣,蒲草一一所有被
温阳提纯的物灵都亮出活色的呢喃
与万物相接
独绘一卷水墨兰亭
立体地放逐,肉身与灵魂镶入翠碧
芳华
一绳飞思托举天幕隐语
走上云宵旷达
羽格之下,推开性灵的弧线
(余新明读诗:一只白天鹅游弋的身影,把作者的思绪带入了这浩渺的湖面,那天鹅“不问归去来夕,独饮天地温徐的情酒/洒在云逸追踪的泪光里/愿拂去红尘交汇的黑白律动/守一寸纤尘不染”的这种风格,正是作者人生志向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