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之路
(散文)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有会所不同,而我的成长,则是从不会走路开始。
年幼时,由于我身患小儿麻痹,那时,我并没有真正明白自己为何而哭,后来才知道,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疼痛,一种无法用言说的疼痛,它将伴随我一生。
这种疼痛似乎在时不时地提醒我,我是个残疾人,与别人走的将是完全不同、而且要艰难上十倍百倍的路。每每想到此处,我都想痛哭一场,把苦水全都倒出,母亲却告诉我:“这是你生命里必然要有的历练,要坚强点,不许哭。”
“坚强”这东西不是谁想逃避就能逃避得了的,除非你是个极度无能的懦夫,这样倒能躲在大人身后,让他们成为你的避风港。如果那样,你就注定了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人,永远别想走出自己的路来。所以,我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勇敢地向前走!
如今,每每回首童年往事,最让我感到唏嘘不已的当属那段艰难的读书时光。我去学校读书,是靠父母每天背着我去学校的。
那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我艰难地跋涉于其中,我从未想到这条路会如此地难走、如此地崎岖,甚至用尽了我所有的精力,依旧未能真的有所收获。
是啊,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使刀为我所用,拿住刀刃就会割破手;我的童年是苦难,苦难如同一柄双刃剑,懦弱的人在苦难面前匍匐倒地,坚强的人则让它为自己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有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真正理解苦难,懂得珍惜生命中的种种美好,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苦难是人生的导师,是人生的一剂良药。在人生的苦难中,要昂起不屈的头颅,在苦难中学习,并且与苦难斗争,与命运斗争,才能从挫折走向成功!
我是一位怀揣无比激情坐轮椅的重度残疾人,在命运死胡同里,我寸步难行,面对困境,我只能俯下身子,匍匐爬行,勇毅向前。在文学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奋勇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我笔耕不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发表了六七十万字文学作品。
一路走来,进行文学创作之路是非常艰辛的,闲下心来,捧书静思神,胸怀凌云壮志,我不敢任由自己在逆境中堕落、沉沦,而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图强,披荆斩棘,勇在艰难困苦中前行,让我深深懂得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于是,我在家一边开店,一边自学中文课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写了一篇文稿《爱在人间》寄给《赣东报》,10多天后,稿件在《赣东报》副刊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与兴奋,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当时我激动对家人说:“我豁然开朗,发现了自己残而不废的人生之光。之后,我的写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小山村的新闻,常常经由我的采访、写作,在《赣东报》《抚州日报》《临川晚报》……我要说,真正改变人生轨迹的,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不灭的希望之灯,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坚定的信念,照亮着前行的路。
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让我深深懂得,自信的力量是无穷大,艰难险阻只是匆匆过客。只要“秉持心中的信念,倚仗心灵的力量”,并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在无尽的痛苦中,获取自强自立的希望!我从不抱怨,笑对人生,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工作,辛勤笔耕,用成绩来证明自己。是啊,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我经历了最痛苦的艰难时刻,惟有独自摸索前行,我推开了一扇扇透着光亮的文学之门,让文学之光照亮了心灵。迎来的是一个崭新世界,获得了一个个“新生”,让梦想照进了现实,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十年来,我累计写稿1万多篇,其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是可想而知的。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哲理。面对成绩,他无比兴奋地说:“我为自己能第一时间记录身边发生的文字幸福着,“这些往事就好像一盏盏明亮的灯,给我光明,给我力量,帮助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使我全身心投入到心爱的文学事业。
能走进文学圣殿的大门,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灯火摇曳,读着自己写得气势如虹的文章,如同有一艘巨轮驶进心海,激起千波万浪。随着情感饱满的笔触,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们的面前。
每当夜深人静,秉持台灯,我埋头挥笔,文章里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我要用灵动的笔触,亲近父老乡亲、和残友们,去接触家乡山水人文,用爱心善行,滋润时代,传递温暖;用职责使命,讴歌生活,守护美好。
我发现,在趋近文学境界的路上。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愿以此与广大读者共勉!”我亦欣喜地发现,我尽管是一位残疾人,却让心中那盏文学之灯,始终保持着那份初心和热情,每一次行走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
我所说的路,实际,它并非真的是路,也并非真的有路,其实就是一条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路。这条路,无论我如何着急着想要摸到它,或者说如何着急着想要感受到它,但它却总是对我若即若离、忽远忽近,就像一个谜,永远也没有答案。
没错,这是人生的路,一条很长很长而又仿佛永远没有止境的路。这,便是我要“走”的路。这条路,从出生时就开始“走”着,与其说“走”,倒不如说寻找,这个词或许更贴切些。这条路,从出生起就注定了是无比地艰难与曲折,并注定了有许多坎坷和泥泞。这条路,我不知道何处才是尽头,就连我那含辛茹苦的父母想必也无法给出答案。
有些事,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它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与结果,我诞生的整个过程就符合了这样的逻辑。可以说,我诞生的全过程明摆着就有些荒唐和不可思议。
对于我,读书意味着什么,是否能够给我一个美好的将来?这些,从前的我全都未曾想过。后来,我从母亲口里得知,送我去读书,只不过是想让我多认识些字,最基本的算术题能做得来,仅此而已。她从未奢求过,我会成名成家……
我想,母亲的想法应该是对的,我一个残疾人,难道还能让我像正常人那样上班下班吗?但这毕竟只是我年少时的想法,当我渐渐长大以后,当我渐渐地能够感受得到自己的存在时,才知道,一切并非如我当初所想的那般简单。
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困绕着我大概已经有十年之久,到如今,依旧无法找到答案。但我却知道另一件事,人,不仅仅要活着,还应该做点什么。因为你是一个有灵魂、有思想的生命。这事挺麻烦,我能做什么,而又有什么事可以让我毫无阻挡地去做呢?这个问题也同样困扰了我许久许久,直到那一年……
后来,我走上了文学之路。我似乎找到了要走的路,但它依旧曲折不堪。之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曲折时,我就会想起恩人,南京好人,哲学数学哲学研究员著名诗人周永平先生,他不辞辛苦,精心为我修改文章的情景,每每想想他屡次三番为我参赛作品出力出资赞助,对我生活嘘寒问暖,倾心尽力相帮,令我感动万分!
而后,我现仍在坚持写作。之后的这几年,每天都有文章发表。如今的我,时常在想,这应该就是我要找寻的的路,一条长长的路,我将在这条路上永远地探寻着,无论它有多么地曲折与艰难,我都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