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上午,在孟国泰先生与吴方生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人来到崞阳镇,与育英学校大先生们展开关于“三标课堂”的交流学习。在此我有幸聆听了育英学校“大先生”张峰的“三标”课堂,深感震撼与启发。
张峰大先生以其对“三标课堂”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盛宴。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趟行程,收获满满!
课堂“三标”即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张峰老师紧紧抓住“三标”精髓,层层深入,成功地完成了一节目标明确,以大先生引导,小老师教学为主的道法课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三标”课堂教学的艺术和魅力。
首先,张峰老师的“三标课堂”在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的过程中,做到了问题目标化、目标任务化、任务情境化、情境能力化、能力素养化。
张老师在课前便将学习目标以“知道了解…… 掌握理解…… 实践运用……”的动宾结构清晰明了准确地书写在黑板上,并且将义务教育阶段道法科目的核心素养与本课的必备知识点呈现在PPT上,做到了以学科素养导航,引导孩子们带着目标去自主学习,实现了问题目标化。
接着张老师以“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愈来愈高”的真实数据引导孩子们进入学习情境,定时、定量、定要求放手孩子们自行完成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自己不会对子教,对子不会小组教,小组不会全班教的“三标”小老师模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自行达成目标,学到知识,还提高了从文本挖掘信息的能力和高快演讲的“教学”能力,整堂课真正做到了目标任务化、任务情境化、情境能力化、能力素养化。
其次,张峰老师这堂“三标”课的“五点四题”极其清晰明了。张老师在解读目标时便将本节课重难点展示内化给学生。在达成目标时,“刑法与刑罚”“一般违法与犯罪”这两组易错点与易混点,盲点也在张大先生的引导下,小老师们自行区分与理解。整堂课大先生引导小老师抓住命题意图、掌握解题思路、完成类题演练、学会借题发挥,不仅学会相关知识,让孩子们“看见”,还能让孩子们将知识应用到考题实例中,让孩子们“看到”。
同时,张峰老师的“三标”课堂与中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张峰老师整堂课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关键能力,使学生掌握中考必备知识。同时还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日常实例与中考案例题中(例如对于“酒驾”与“醉驾”犯罪行为的定性)。整堂课既有理论依据支持又具备可操作性,是一节具体的、典型的、成功的“三标”课堂。
《论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张峰老师这堂成功的“三标”课虽为政治课,但于我语文学科亦有很大借鉴意义,受益匪浅。
关于“三标”,我更是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在今后的语文课堂中,我会不断践行“三标”理论,大胆放手培养“小老师”,努力进步成为“大先生”!
作者:李慧娟(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