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10月19日消息,2024年是万世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5周年。10月19日,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在京开幕,从而将9月28日孔子诞生日,开始的纪念万世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5周年活动推向了高潮。
最新消息面显示,10月19日,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在京开幕,
中央领导、全国政协主席出席开幕会并致辞。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春兰主持开幕会。日本前首相、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长福田康夫,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现场或通过其他方式发表致辞。邵鸿、王东峰和刘延东等出席。杨万明会长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致辞。
会议强调指出,中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弘扬包括孔子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我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同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让中华文明更加发扬光大,让人类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如今,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意气风发地阔步前进,必将走出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更加需要文化文明的方向引领。中国将始终坚守初心,传承弘扬儒学及一切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笔者志清注意到,之前9月28日,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暨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举行,以“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为主题,串联“礼宾天下、礼启圣门、礼敬至圣、礼运大同”四大篇章,充分展示中华礼乐文化精髓。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创新提升大典,按照“一个主题、两个空间、三个不变、四个部分、五大特点”的整体框架思路进行了设计。以神道路口为界,以南为时代表达空间,以北为历史文化空间。时代表达空间内,精心在大成路沿途安排《论语》诵读,二十年《祭孔子文》书法展等体验式项目,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进入神道路,则为开城、开庙、启户等传统祭祀仪程。
祭孔大典与一般群众文化活动不同,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必须要深挖文化内涵、保持庄严肃穆的总基调。此次祭孔大典坚持了祭孔文化底色不变、庄重肃穆基调不变、基本仪程仪规不变的“三个不变”原则。
甲辰年祭孔大典集结、启动、开城、开庙、启户、典礼等传统仪程,整合为“礼宾天下、礼启圣门、礼敬至圣、礼运大同”四大部分。参祭嘉宾体验式集结。沿大成路至神道路,举行《论语》诵读,历届公祭孔子大典祭文展,并利用视频《一路走来》展示公祭孔子大典二十年历程等内容,极大提升嘉宾的体验感、参与感。今年的祭孔大典首次设计了仪仗式开城,整体编排上突出神圣感、仪式感,由64名书简舞演员、64名灯笼舞演员、64名佾舞演员、64名仪仗人员组成演出队伍,并通过厚重的音乐、庄重的仪仗、肃穆的场景、典雅的服装等,赋予祭孔大典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首次将献花篮音乐改为现场演唱,大成殿月台两侧,260名歌生现场进行无伴奏《论语》合唱,根据敬献花篮领导和嘉宾身份,分别选择政德、师道、和合等章节匹配的内容作为伴唱,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与现场氛围完美契合。
当天万仞宫墙主舞台设计凸显“世界语境下的中国元素”,万仞宫墙两侧搭建巨型画轴造型,将宫墙放在整个画卷之中,演员在画卷内演绎,表演结束后,嘉宾穿过画卷,与城门随之缓缓打开,让参祭嘉宾穿越古今、带来情绪起伏与视觉冲击。同时,卷轴LED屏幕播放数字《孔子圣迹图》、汉字符号、孔子文化国际传播符号等。通过现代技术与中国元素的结合,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携时代同行的内涵,增强了大典氛围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笔者志清认为,祭奠孔子自古有之。从孔子去世第二年起,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旧宅立庙,祭祀孔子。自2004年开始,地方政府出面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进行公祭孔子大典。今年是孔子诞生2575周年。“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海内外各界人士汇聚于此,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必将赓续传统、守正创新,让古老的文化基因与时代主题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明体达用、共创未来,让古老文明更好造福当今、造福人类。为此特赋《献天寿》为评为纪。
孔子生辰公祭期。
恰太平时。
古悠儒学展新姿。
龙跃助飞随。
北京隆重研盛会,
曲阜尊祈。
中华至圣忆先师。
礼仁启,
普天斯。
一一2024年10月2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