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来蛇头值岁初,乙巳年间益食多
种植早禾莫过晚,犁耕五谷及时播
燕齐豆麦心尚足,吴楚桑柘免受磨
使我牛郎留谶语,三冬盈筐满载车。

首先地母经诗曰:
高下禾苗翠,春夏多漂流,秋冬五谷丰。
豆麦美燕齐,桑柘益吴楚
天虫筐内走,蚕娘哭叶贵
丝绵不上称,疋锦价无比
太岁乙巳年,高下禾苗翠:开头的第一句,“太岁”是岁君之意,是2025乙巳年预测的开篇。中国古代是农耕时代,“高下禾苗翠”指的是农作物长势良好,总体丰收,生活不错。换成现代状况的解读,这句说的是:2025乙巳年总体来说,生活的基本层面不错。
春夏多漂流,秋冬五谷丰:在天气气候方面,乙巳年春夏季节比较多雨,甚至容易有洪涝。但同时雨水也在滋润作物,到了秋冬收成不错,这是个丰收之年。
“春夏多漂流”,也指上半年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稳定状态多。2025的年支生肖的“巳”,是驿马星,四马地之一。这是一个多变动、搬迁、换工作或居住城市的年度,充满着不确定性。
豆麦美燕齐,桑柘益吴楚:“豆麦”可以是豆子+麦子,也还有一种麦子叫豆麦。“桑柘”是喂蚕的材料,柘树的茎皮还可以造纸,相当于制造业的原材料。燕齐:在今北京、河北、山东、辽宁西部一带。吴楚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今天长江中、下游一带。加起来几乎就是古时中原的大部分地区。
这一句总体的意思是,粮食、经济作物的长势良好。到了现代,我们虽然不再是农耕时代,但农业仍然是经济的基础,这也在预言2025,基础部分发展好。
天虫筐内走,蚕娘哭叶空:“天虫”指的是蚕,它们产出的丝织品,哪怕到了今天,仍然是区别普通布匹的高端货品。桑蚕是古代奢侈品的原材料。这句话说的是蚕宝宝在筐内爬走,饲养蚕的蚕娘在哭诉桑叶不够吃,没了、吃空了。
从上一句"桑柘益吴楚"来看,桑叶的产量在2025乙已年是不错的,但还不能够供应给蚕足够的食物。这也在预言:中端制造业,可能面临原料缺,供不应求;或是在某些环节有阻碍,没法突破,供需之间不能顺畅对接。也建议对供应的每个环节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不要轻易扩大规模、扩建生产线。
丝绵不上秤,疋帛价更高:“丝绵”是蚕丝制成的绵絮、被用材料,“不上称”有两重意思,一个意思是产量不足,东西少而金贵,人小心翼翼地买一点儿,却太轻了导致没法计价,没有上称计量的必要。
另一个意思是东西贵,购买成交的人少。"足帛"是整匹不散卖的布帛,也就是大规模大幅度地用,造价更高。这两句说的是古时的丝绸,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奢侈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判断2025年里,贵价高级商品的价格容易上涨,奢侈品的消费门槛会更高

然后解读卜曰:
谷食盈有余
早禾莫令晚,蚕亦莫令迟
夏季麦苗秀,三冬成实肥
蛇头值岁初,谷食盈有余:这句话的意思是乙巳蛇年的年初,就可以享用去年的余粮。比起过去有了起色和改善。
早禾莫令晚,蚕亦莫令迟:这句卜语提示我们工作谋生上,无论从事哪些方面,都要尽早规划开始为好。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2025开春之际就早早行动起来,不要等到一年过了大半,别人已经渐入佳境了,才想到该支棱起来,对讲究农时的古人,还有现代焦虑和竞争都较重的环境里,这就相当于错过了年度奋斗的黄金期。
夏季麦苗秀,三冬成实肥:这句话相当于2025乙巳年《地母经》预测的总概括。夏天是第一茬稻谷成熟的季节,丰收之季的禾苗长势良好。“三冬”指冬天的三个月,“三冬成实肥”一方面指的是2025农作物大丰收,五谷丰登,家肥屋润。另一方面也指一年来作物长势良好,收割后堆积在稻田里,秸秆还田,成了实实在在的好肥料,还可以滋润来年。
从古老《地母经》的诗和卜算记载来看,明年2025年,比起2024、2023的年运好上不少,有五谷丰登但是蚕虫棉衣不佳。
无论处高位低位的人们,都容易得到丰收,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份。 过去古代是农耕社会,农业丰收则代表一年顺景,也可以推算2025,现代的2025乙巳年中,是大环境向好,各行各业多乐少忧,容易得到好收获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