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愿筑三受降城
文图/张志良/甘肃
三个受降城筑于何时,何人带兵筑的,在何地?恐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唐朝宰相、名将。
706年(神龙二年),唐中宗任命张仁愿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当时,洛州粮价飞涨、盗贼横行。张仁愿到任后,将抓捕的盗贼全部乱棍打死,尸体陈列在府衙前。远近百姓无不惊骇,从此无人再敢偷抢。唐高宗时的洛州刺史贾敦颐也是政绩突出,所以时人都称赞道:“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同年十二月,突厥入侵鸣沙(今宁夏青铜峡西南黄河东岸丰安故城),击败朔方军大总管沙吒忠义,进掠原州(今宁夏固原)、会州(今甘肃靖远)等地,夺走陇右牧马一万多匹。707年(景龙元年),张仁愿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御史大夫,屯边防御突厥。张仁愿到达朔方后,突厥已退兵而去,便乘胜追击,夜袭敌营,大破突厥。
张仁愿修筑三城,当时,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而在黄河北岸有一拂云祠。突厥每次出兵,都要在祠中祈祷,然后再发兵南下。708年(景龙二年),默啜统帅全军西攻突骑施(西突厥部落),后方兵力空虚。张仁愿便上奏朝廷,请求乘机夺取漠南之地,并沿黄河北岸修筑三座首尾相应的受降城,以断绝突厥南侵之路。张仁愿又上表请求留下戍边岁满的兵士,以加快工程进度。当时有二百多咸阳籍士兵不愿筑城,集体逃走,结果被张仁愿抓回,全部斩于城下。从此,筑城军民无不尽心尽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将三城全部筑成。
三座城池中,拂云祠为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对朔方,而西城南对灵武,东城南对榆林,三城相距各有四百多里,北面都是沙漠。张仁愿为大唐向北拓地三百多里,并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东)北设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
张志良,男,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庆阳陇东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及庆城县范仲淹研究办公室成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作者联谊会会员,喜欢文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