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精选有想之十一
马秀云
人非生而知之,学而践之,从《论语》开始。今天学习第十一篇《先进》。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世家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后当官的人。”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据说闵子骞10岁时丧母,其父续弦再娶,后母带来两个弟弟。后母对待三个孩子的态度却不同。冬天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衣,却给闵子塞做芦花充当棉衣。被他父亲发现后,想休掉后母,闵子塞为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为之感动后母,成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季路又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成为善人的途径,孔子说:“不踩着前人的脚印,做学问也到不了家。”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孔子说:“我们要赞许说话稳重的人,只要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要戒除仅仅从容貌上看起来庄重的样子。”
孔子说先学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就是所谓的“寒门”他们当官以后更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所以主张优先选用这样的人做官。而且因为这句话还诞生了一个到现在非常提气的词——先进。每个单位都知道“评先进”是促进正能量、提振精神气的最佳途径。我想这也是精准的把握了《先进篇》的精髓。因为在这一篇里,孔子比较了他的很多学生,虽然各有特长、各有短处,但是还是让我们明白争先树优、榜样如炬,才能看清楚方向,才能在一个集体中树立一面精神旗帜。
重读《论语》让我觉得这部经典,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越品越有滋味,一点也不像讹传的会束缚人的思想,相反我倒觉得他很“科学”。比如孔子虽然主张祭祀,但是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敬重人,把人做好,把事做好,然后再说敬鬼神。不是靠多多的给鬼神贡品换来财富名利,是靠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深明道义,不做只有利与自己不管他人的事。这个世界保佑自己的其实是自己。当然这需要不断修正自己,坚持错误的自己,恐怕只会有不好的事跟随,这时候不要怨天尤人,要分析一下,你是否依然坚持善良,是否明白道理格局,然后继续默默努力。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孔子主张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图一个“善”的名誉,而是有从内心发出的善良,并不是展示给别人看的。所谓的过犹不及,就是做任何事情需要努力,但是要始终记得自己的初衷是什么。对于现在这个物质丰富起来的世界来说,我们要时刻记得,金钱只是为了生活服务的,如果为了金钱违背了道义、良心,甚至善良的底线,那就是过犹不及,金钱的用途仅限于购买物品,但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感、我们的价值观要远远高于金钱。金钱买不了学识、气度、眼界和安宁。只有排除干扰认清自己,生活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本来模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