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后院的臭椿树
文/张凤仁
老家后院曾经有一棵臭椿树。
那棵臭椿树在我的记忆中,高大而挺拔。它的枝干粗壮,犹如巨人的手臂,伸向天空。春天,当大地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臭椿树便迫不及待地吐出嫩绿的芽苞,那些芽苞像是绿色的小精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整个后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夏天,臭椿树的叶子变得郁郁葱葱,形成了一把巨大的绿伞。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这棵树下嬉戏玩耍。我们围着臭椿树捉迷藏,累了就躺在树荫下,听着蝉鸣,感受着微风的轻抚,那是童年里最惬意的时光。
臭椿树的存在,对于后院的生态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吸引了各种各样的鸟儿前来栖息。清晨,鸟儿们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臭椿树上还有许多昆虫,那些小小的生命在树上忙碌着,构成了一个微观的世界。
然而,臭椿树之所以被称为“臭椿”,是因为它的叶子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有些人不喜欢这种味道,但对于我来说,那却是老家独特的气息,是我记忆中难以忘怀的一部分。
记得有一年的夏天,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雨。狂风呼啸着,暴雨倾盆而下。我担心着后院的臭椿树,生怕它会在这场风暴中倒下。风雨过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后院,看到臭椿树的一些树枝被折断了,但它的主干依然屹立不倒。那一刻,我对它的坚韧感到由衷的敬佩。
秋天,臭椿树的叶子渐渐变黄,风一吹,便纷纷飘落。那些落叶像是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我们会把落叶扫成一堆,然后在上面尽情地跳跃,听着落叶发出的“沙沙”声,心里充满了快乐。
冬天,臭椿树变得光秃秃的,它在寒风中挺立着,仿佛在沉睡中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复苏。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家的房子翻新了,后院也重新规划。那棵陪伴了我多年的臭椿树,最终被砍掉了。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失落和伤感。
如今,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到后院,仿佛那棵臭椿树依然还在那里。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虽然它已经不在了,但它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那棵臭椿树,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是我童年的伙伴,是老家的象征,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它教会了我坚韧和顽强,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即使岁月流转,那份关于臭椿树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温暖着我的心灵。
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棵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臭椿树。它给予我力量和勇气,让我坚信,只要坚守自己的根基,就能抵御风雨的侵袭,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和彩虹。
老家后院的那棵臭椿树,虽然已经消失在现实的世界里,但它却永远生长在我的记忆深处,枝繁叶茂,永不凋零。
作者简介:
王振策,笔名:张凤仁,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教师。有作品选入、参与编辑了五本高考作文选,编辑了十本诗词散文小说选。作品发表《人民政协报》《中国能源报》《中国青年作家报》《散文诗世界》《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教育报》《天津工人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