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天宝
图/廖如波、聂先枝、皇甫泽华、宋才华等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年的重阳节,我有幸参加了多次有意义的活动,心情特别愉悦。
2024年9月19日—27日,应鼎城区总工会之邀,我带领30多名网宣骨干参加了鼎城区职工运动会的创作采风活动。
2024年9月29日,应蔡家岗镇党委、人大、政府之邀,我带领20名网宣骨干观看了“感恩奋进路,共创新辉煌”文艺汇演。
随后,在镇人大主席陈平的陪同下,我们又在“春樵文化广场”、“蔡家岗镇文化活动中心”、“黄山峪幸福屋场”、奥运冠军杨超家中的“荣誉展示厅”创作采风,会员大开眼界,收获颇丰。这次采风,还有个意外之喜,我与镇党委书记刘敏讲的用文化为“南方大寨”赋能的建议,迅速得到了镇党委的回应,他们迅速启动了筹组蔡家岗镇诗词分会的方案,并己初见成效。
2024年10月9日,我参加了鼎城区人大机关组织的喜迎重阳节的参观考察活动,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余习琼为大家送来了节日的祝福,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三葆,人大相关领导何福珍、陈吉伟、黄胜波、雷志英等热情参与,大家到澧县文庙、城头山和本区著名的“湖南红烨红色文化园”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魅力,非常愉快。
这些活动开展之后,我们都注重宣传推介,在“凤凰网”、“中国火炬“、今日头条”、“都市头条”、“正扬网”等媒体推出了不少精品力作,大大提升了常德鼎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迎重阳、庆重阳的系列活动中,最让人难忘的是为期八天的南海之行,到了广州、深圳、珠海,再次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到了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见证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内陆和特区人民象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2024年9月11日,正值重阳节,我们一行12人应汉寿县郑总等人去看“港珠澳大桥”之约,早上6点前就赶到了桃花源机场,搭乘7:30分飞往广州的飞机,然后坐出租车在上午11点就到了深圳。有人问我:“你们为何不直接飞深圳”,我说:“我们的张团长事先做了功课,当天飞广州的机票才300多,而直飞深圳机票过千元…”。
深圳的廖总既是老乡、又是同学,对我们很热情,听说我们来深圳,在上海出差的事还没办完,就提前返程,为我们预订了酒店,安排了中餐。此后在深圳的多天,便与我们形影不离,乐为我们当贴钱贴力的导游。
常德来深圳工作多年的黄校长、刘总、郑总、周总等人,听说我们一行到了深圳,抢着要尽“地主”之谊,那份盛情,却之不恭,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离家处处家”的温馨。
在香港、澳门的几天,我们到了不少精华景点,尤其是看了朝思暮想的“港珠澳大桥”,该桥长55公里,总造价1200多亿,连通香港、珠海、澳门,是世界桥梁史上一大奇观,坐车从桥上经过,一种作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虽说吃的是团餐,俗称“减肥餐”,但我们这个自费旅行团的几个女同胞都是有心人,自备了不少干粮、干菜、水果,让我们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八天的旅行时间虽短,但大家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人平2000多元的开销不多,但飞机、火车、地铁、海轮等都坐了,吃住行都舒服,还助推了银发经济的发展,于国于民于自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大家都有不虚此行的感受。
“人过六十正壮年,退休生涯路漫漫”。如何把自己的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今年的重阳系列活动帮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多办成人之美的善事好事,多做“促进和谐”的正面工作,多为社会扬正能,多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愉悦的活动。为此,特赋一首格律诗“重阳随笔”,以表达我对所有关心支持我的领导、亲人、朋友、同事的感激之情。
重阳随笔
一望天高大雁翔,几番风雨又重阳。
老来不作悲秋客,但写真情咏晚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