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4年6月23日,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知名校长杨天亮与孟国泰先生在安徽阜阳亲情高中探讨“自主教育”品牌建设,达成诸多共识,之后,他俩便成了“三同之人”:同频共振,同道共进,同梦共赢。今选他俩通过微信或电话沟通的部分内容,以飨读友。
2024年8月29日(北京,西双版纳)
杨天亮:孟老师,有时间来北京,可以聚起来。
孟国泰:好!(转发都市头条:《知鑫:独当一面,撑起一片天》)我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勐腊一中)指导高三备考工作。
2024年9月17日(安徽,云南)
杨天亮:孟老师,花香好月圆好中秋真美好,身体好事业好生活更美好。中秋将至,祝您工作顺心,生活舒心,中秋开心!
孟国泰:祝福天亮及家人中秋快乐!心想事成!
2024年10月8日(安徽,云南)
杨天亮:国庆假期,有幸去九华山回香阁请教慧光法师(曹德旺的师傅), 也解决了自己在修行和生活中的很多困扰。活在当下,做好事,修好心,行善缘,多读书。佛学和想象的真还有很大的不同,大师也很平易近人,其实佛学的智慧和生活很贴切,真的是希望你能活得更好。佛所谓度众生,其实是传授智慧,而众生自性自度,只要平实地去做人,个个都是佛。
孟国泰:与天亮共享——
何必阿弥陀佛,
只要雍容大度,
自己就是活佛。
何必三叩九拜,
只要慈悲在怀,
自己就是如来。
何必隔断尘缘,
只要生活灵便。
自己就是神仙。
杨天亮:感谢(双手合十)
2024年10月10日(北京,昆明)
杨天亮:我们自主学习班级的孩子(不是一流的入学生源),没有课表,没有老师,完全自主学习 15个孩子,没有竞培教练……他们在成都游学待了将近一个月,在菏泽游学待了将近一个月,在蚌埠游学待了两周多,所以时间不是学习结果的唯一要素。他们中,安徽省数学竞赛梁衡获得一等奖(阜阳市唯一一个);安徽省生物竞赛杨帅获得三等奖;安徽省化学竞赛杨帅获得三等奖;安徽省物理竞赛刘愉峰获得三等奖。抓住教育的道——第一性原理:自主学习,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严格和精细化管理是术和技。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期待有志之士,一起共同探索教育的“第一性原理”。
孟国泰:
道,没有术的支撑,长不高;
术,没有道的引领,走不远。
教育之道乃自育,
教学之道乃自学,
管理之道乃自理,
评价之道乃自评。
自育、自学、自理、自评,
乃世上最佳教育,
谁接受了这种教育,
谁就有了“王道”!
祝福天亮!
祝福亲情的教育之道!
杨天亮:一起追求道与术的结合,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快乐的教育!
孟国泰:OK!
杨天亮:(发“致谢”手势)
孟国泰:我准备抽个时间到北京跟你见个面。你一直在北京吗?
杨天亮:对,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啊。
孟国泰:如果我要去北京,我会提前一周告诉你的。你的研究院运作得怎么样呀?
杨天亮:现在有场地了,就在北大旁边,离北大大概400m左右吧,但还没有开始正式运作。
孟国泰:那很近呀。我觉得这个平台很好!依托现有的两个基地学校,可以面向全国做很多事情。研究院其实更多的是做“道与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正如我在微信里讲的“道与术”的关系(详见上文)。
孟国泰:谁学会了自育、自学、自理、自评,谁就有了教育的选择权和教育的方向方式和方法。这就是“王道”——教育的王道!
杨天亮:太厉害了!
孟国泰:我一直在关注你的朋友圈,我觉得这个“王道”非常重要。刚才,我在看你的一个短视频,是讲学习兴趣的。你说:“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学习兴趣提不起劲来?因为他们没有获得感。”我对此高度认可。因为学生没有获得感,所以在英语、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检测中,本来九十分的及格分,他们总在四五十分(或者更低)徘徊,怎么可能有获得感呢?他们一直处于分数的弱势群体中,在这种低迷的状态下,是不可能有获得感的。
杨天亮:对!
孟国泰:因此,我提出“满分策略”,像二流、三流这样的生源,他们是很少有过满分感觉的。
杨天亮:对!
孟国泰:于是,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就降低难度,降低要求。比如说,从他们最能拿满分的内容开始,甚至可以从初一年级或小学中年级以上内容开始,让他们通过“限时测评改”很快地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查缺补漏、夯基固本,让他们一直在满分中行走下去,获得感不就有了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获得感,就不会有兴趣,也就没有了最好的老师了。
杨天亮:是的!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就什么也不想学了。
孟国泰:为什么不想学了?因为没有兴趣了!
杨天亮:对!
孟国泰:我记得上次在阜阳的时候,我一直跟你们谈“内驱力的问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四个性”,到底怎么才能把它们点燃和唤醒出来呢?
杨天亮:嗯,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孟国泰:点燃、唤醒出来之后,接下来,AI人工智能或字节跳动就是他们的老师了。我认为,这是我们要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道”的工作,就是研究怎么去点燃、唤醒学生。
杨天亮:嗯,是的,是的!
孟国泰:让孩子们想学,得让孩子们感觉到有兴趣,有志趣,有乐趣啊,有了这“三趣”,哪有什么学不好的道理呀?
杨天亮:对!尤其是当他们有了内驱力后,哪怕在什么都没有的极端状况下,就给他们一些书,也都能学得很好!这就要看我们怎么去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了!
孟国泰:所以内驱力的唤醒和点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唤醒和点燃!怎么把“点燃和唤醒之道”形成体系化呢?这里面包括了从个体出发的人生规划、计划安排、目标设置、学习的习惯、态度、方法、学习管理、学习评价,等等,也就是刚才我说到的“自育、自学、自理、自评”这四大体系的建设。我觉得,我们可以见面重点谈一谈这个事情。
杨天亮:可以啊,可以!你来北京后,正好来我们这儿看看,可以多多交流啊!
孟国泰:我们的“教育之道”是高度吻合的,这就叫志同道合嘛!同道共进,同频共振,同梦共赢。你应该就是我要寻找的“三同之人”。
杨天亮:啊,对,对!我感觉咱们都是志同道合的!
孟国泰:人生是短暂而有限的,找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共谋大业,这是我的一个追求。
杨天亮:你确定好行程后,给我打电话。
孟国泰:好的,再见!
杨天亮:拜拜,再见!
2024年10月19日(北京)
杨天亮:(为孟国泰、清华紫荆时代教育集团副总督学朱思启分享“第一性原理”,引发他俩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
孟国泰:“第一性原理”在教育中的表现:最简单有效的教育乃自育,最简单有效的教学乃自学,最简单有效的管理乃自理,最简单有效的评价乃自评。
朱思启:我主张:老师尽量少讲,最好不讲,要让学生自育、自学、自理、自评。
孟国泰:教育不是“时间+汗水”的体力劳动,而是“选择+悟性”的脑力劳动。选择选择命运,悟性铸就精彩。
朱思启:今年高考前6天,孟先生在鄂托克旗一中进行了两小时的考前指导,让诸多孩子至少提高了10分的高考总分。他是天花板级的教育人。
孟国泰:从个体出发,20年前,我只注重了“打鸡血,喝鸡汤”的励志教育,后来,我加上了“吃鸡肉”。是“三鸡理论”成就了孩子们,而“三鸡理论”的宗旨就是唤醒、点燃孩子们的“四性”(主动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最好的教育是自育”的“教育第一性原理”。
杨天亮、朱思启:(点头,微笑)
……
————————————————————
注: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思想,强调从最基本的、不可再简化的原理出发,逐步推导出复杂的现象和结论。第一性原理指的是某些硬性规定或者由此推演得出的结论,广义上来说,它也可以理解为每个领域或每个系统都存在一个本质上正确,无需证明的最底层的真理,也是演绎法的体现。
第一性原理最初来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指的是最基础、最不可分割的真理或假设,是推导其他所有命题的出发点。在物理学中,它意味着从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出发,不借助经验数据或类比推理,而是通过基本的物理常数和理论来推导出复杂的系统行为。
第一性原理在现代商业领域的大放异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马斯克将其应用于企业战略和产品设计中,倡导“从头开始思考”,面对问题时应回归问题的根本,而非依赖于“类比思维”,而是问“为何要这样做”和“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杨天亮简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金融硕士、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北京中教智源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安徽省阜南亲情学校总校长、山东省菏泽行健中学总校长。杨校长担任亲情学校校长期间,推动数字化教育教学变革,使学校一本率从27%提高到74%,成为区域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
杨校长担任中教智源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期间,在北京、山东、安徽、河北、江苏、湖北等地承办或参与多场智慧教育行业研讨会和高峰论坛;携手教育界同仁组建学校联盟,分享教育实践经验和优秀案例,共同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新理念。获得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的高度认可。

孟国泰简介
“三湖教育论坛”主要创办人,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创始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奠基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者、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封面人物。被誉为“教育创新英雄”“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中国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部课程中心网站》《中国文化报》《德育报》《新教育》等50余家新闻媒体均对孟国泰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做过系统报道。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