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第二卷 重建根据地
韩济生
第8回 黑暗中的光明
队伍从武平县的五区进入到了清平县的四区,两个人边走边谈。韩行问:“在如此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清平县的主要生存策略是什么?”
王化先说道:“是啊,敌人太强大了。你们武平县的敌我对比是30比1,我们清平县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目前的斗争策略是精于隐蔽,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这12个字一说出来,韩行大吃一惊。太高明了,确实是太高明了,在强敌面前,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而自己的这2个连队,凭着先进的武器,凭着血气之勇,却要在短时期内,要使整个武平县有大的改观?这真是痴人说梦,太性急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差一点儿全军覆没。
到了清平县四区的一个堡垒户里,王化先抓紧安排着韩行的部队休息、吃饭,处理伤员的病情。
韩行感觉到,这个年轻的王化先不是一般的人。在严峻的形势下,清平县大队居然还能有这么一处稳定的住处,一个和谐的环境,这个小孩子王化先确实有一套神奇的办法。韩行睡意顿消,拉着王化先非要聊一阵子不可,他要彻底搞清王化先生存下去的奥妙。要不,一晚上也难以安眠。
在小小的油灯下,暖暖的炕头上,一边喝着开水,吃着两个玉米饼子和一块咸菜,韩行一边问他:“王书记啊,你在清平县指望的是什么?”
王化先喝了一口水,咬了一口饼子说:“指望的就是这些党员啊!我们就和细胞分裂一样,一个发展为两个,两个发展四个,四个发展八个……在大多数的村庄里,都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的秘密支部。”
“发展党员,有没有诀窍?”韩行又问。
“有啊,怎么没有啊,”王化先又说道:“那就是首先在农村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这些人都有小学或者中学文化程度,他们富有爱国思想和进取精神,并有参加抗战,参加革命的积极要求。他们入党以后,经过一段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纪律教育和气节教育,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而后再由他们在农村中发展党员。这样不但建党进展快,而且党员质量也高。”
真是有志不在老少,听了王化先的一番话,韩行觉得明白了不少。对这个小小年纪的县委书记,更是高看了一眼。这时候,韩行的脑子一闪,出现了一个想法。韩行对他说:“我们武平县、清平县紧密相连,能不能一块儿抗日?”
王化先笑了,说:“天下共产党本来就是一家,天下的抗日工作本来就是中心工作,早就在一块儿干啦,那你还问个什么劲呢?”
韩行笑了,说:“是这样的,具体地说,我们武平县的县委书记因为暴露了,早就调了出去。县里没有党的书记真的不行,你能不能兼着我们武平县的党委书记,搞好我们县党的这些工作?”
王化先笑着摆了摆手:“这个事呀,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那是上级组织部门的事,得听上级的。”
韩行爽快地说:“那好,我这就给张司令打报告,把这个事情汇报一下,请张司令履行有关组织手续。”
王化先笑了,对韩行说:“那个事还远着哩!目前,我是清平县的书记,你是武平县的县长,咱俩也算两个县的最高领导了,一些事情可以先通通气。”
“那是当然。”韩行觉得和王化先相见恨晚,绝对能很好地配合工作。
王化先给韩行介绍着情况:“你知道吗,清平县的四区和武平县的五区紧紧地靠着。你们五区的党员可不少啊,这些党员还都是36年到38年入党的老党员,足足有好几十个。”
韩行一听更是大吃一惊:“我刚来,有些情况还不了解。照你这样说,我们武平县的党员力量,特别是近在眼前五区的党员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
王化先点了点头,又说:“这些党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武平县第三高小的毕业生。其中有的人入党以后,跟随八路军到了抗日战场,有的人是先参加八路,后来入的党。他们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是家乡的父老和一些知识青年,无不敬佩他们在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这对五区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后来接着入党的还有一些人,他们是后来毕业的武平三高的毕业生,其中不少人是我的同班同学。
“由于这些人是秘密入党,入党的渠道又不一样,所以还没有暴露,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组织机构,表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再加上原来的武平县委都在县城东部,对这里是鞭长莫及,致使这里的工作进展比较缓慢。所以,为了改变这里的状况,原来清平县和武平县的党委经过协商,决定将武平五区的零散党员和党组织,暂时划归到清平县的四区统一领导。并由武平五区的区委书记参加清平县四区的区委工作。”
韩行听后拍掌大喜:“到处找党,原来党就在我的跟前啊。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王化先又高兴地对韩行说:“现在的武平县五区,已经建立起五个支部,共发展党员60多人,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20多个,他们就像一朵朵红花一样,在马颊河两岸到处开放。”
韩行听后是心花怒放:“光五区就有这么多党员,这么些支部,可我还在领着两个连单打独斗,是不是太愚蠢了。我们的工作就是团结起这些党员,使用好这些党员而带领着全县的民众,和敌人做斗争。”
王化先点了点头说:“这就对了!等把全县的民众都争取过来,什么小日本呀,什么罗兆荣啊,徐冠五呀,那还不是不攻自破吗!”
“对呀!”韩行觉得,终于找到了破敌之策。
“还有一个情况,”王化先又说,“一个大财东吴运周在五区的林屯创办了第四联合中学,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武平三高后几届的毕业生。其实吴运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国民党员,壮大国民党的力量。”
韩行听后吃了一惊,摇了摇头:“坚决不能容许吴运周这样做。他要是大力发展国民党,而我们党的力量就被他们削弱了。”
王化先又说:“吴运周的真实身份是武平县国民党书记。我们清平县和四区委,根据这一情况,决定派武平县五区的秘密党员冯保平、王春山、郗长忠、庞凤禄等人,进入到第四联合中学,由冯保平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国民党展开一场争夺青年学生的激烈斗争。”
韩行大叫一声:“好!和国民党斗争,我还有点儿经验,就叫我去会一会这个吴运周!看看他厉害,还是我厉害,我们绝不能丢了这块阵地。”
王化先说:“那好,反击国民党的工作,就从第四联合中学开始吧!”
这个时候,东方已经出现了蒙蒙亮,一只报晓的雄鸡开始了打鸣。王化先一口吹灭小油灯,屋里也能看清人的模样。王化先说:“你们连日苦战,又熬了一个通宵,快点儿睡一觉吧!再不睡觉,真要垮了。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干的。”
韩行却觉得心情激动,精神焕发,睡意全无。他感觉到和王化先彻夜长谈,心里充满了一种胜利的渴望,满怀着一种战斗的激情。他对王化先说:“反正睡不着了,我到外面走走,叫凉风吹一吹,更舒服些!”
韩行独自走向了村头,迎着雾气中东升的太阳,大步走去。远远地,张小三、李大中跟在了后面。
冬天,黎明总是雾气氤氲,像纱,像帐,又似轻柔的绫罗,罩在所及的视线范围里。寒风拂过这个村庄,枯叶散了,留下一点点浅浅的余温。有人说鲁西的冬天始终是严寒的,奢华的冰冷。路上点点滴滴的水都被冻结成冰,厚厚的棉军装,好像也抵御不住寒气的侵蚀,手放在嘴边不住地哈着气,才使手不被冻僵。
望着远处凋零的树木,好像它们也觉得寒冷,一副凄惨的样子。但是今天韩行的心里,却是异常的热,竟然对这个冬天有了一种异样的感情,觉得它很温暖,也很精彩。
从此,武平县的抗日工作,中枢神经就暂时寄宿在清平县里。从这个堡垒户里,伸出了无数的“血管”,又从这个血管里,连接到各区区委,然后是村里党的支部。
武平县第四联合中学,就建立在一片树林之中。武平县的地很薄,不是盐碱就是沙地,种地的话,其实长不了多少粮食。可是也有聪明的人,他们想到了不种粮食而种树木,而且还种经济林。经济林的下面还可以种草,有草的话还可以养羊。
种树的话虽然一年两年见不到钱,但是树林长成了,它就成了材,也可以见到很多的钱。短期之内大钱见不了,但是依靠着这片树林,再养几棵果树,种个菜,养个羊,喂个鸡,还是很滋润的。
在这里建个学校,培养人,那更是高明之处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史留名啊!这个聪明人,当然就是吴运周。
作者简介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