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昭亭离开明山寨药王庙后,发誓要当一个像药王孙思邈大仙那样的人。
在返家途中,同村庙坡有两个大婶的几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其中一个说:俺家孩子,这几天吃的炒豆太多了,鼻子直蹿血,棉花塞都塞不住,邻居他大伯在路边薅了一颗刺角牙,在手心揉了几下,塞到孩子鼻孔,马上就止住了。另一个说:你去咱坡顶岭地里,薅几棵黄花苗,熬成水让他喝,保管去根。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小昭亭默记在心里。后来,又听到村民们说:槐树角九蒸九晒,清热解毒;玉米须治头晕;茅草根熬水喝,预防脑膜炎……听得多了,怕忘掉,就顺手记在本子上。
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典籍,博览群书,但他尤其喜爱医学书籍。他从史书上看到孙思邈治病救人的一些故事后,更对孙思邈产生了敬佩之情,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小昭亭长到15岁,高高飒飒,出脱得玉树临风,帅气英俊。他已经从学堂里回家了。
清朝末年,也就是1876年,瘟疫流行,死人很多,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抱着试一下的心态,自己掏钱买药给病人治病,偶尔也治好了几个,这给他增强了极大信心。慢慢看病的人多了,人们都尊称他叫“李先儿”。李先儿起早贪黑,不停地接待病人,直接影响了农活儿,这时,两个兄弟就有了意见了。父亲看他治病救人的心意已决,救人命比种地更重要,就让两个兄弟种地养家,让他在约法三章内行医。李诏亭遵从父亲“只许看病,勿开药店图财”的训诫,只给病人开药方,从不开药铺敛财。
随着知识的增加,社会实践的增多,李诏亭清醒地意识到:中医药资源,犹如一座浩瀚的宝库,蕴藏着千年的智慧与自然的馈赠,山川草木间贮藏着治愈顽疾的力量,静待发掘。每一味草药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自己麻烦些,也不让穷苦百姓们遭殃。李先儿趁空走岭攀山,跋山涉水,寻找能给百姓治病的草药,这样,就能落实父亲借医敛财的教诲。

那时,社会动乱,贫苦百姓缺吃少穿,经常在田间地头,沟壑山坡,胡乱采挖野菜,只要能够充饥,只管往嘴里填 ,结果导致生疮害疙瘩的人多,然而他们兜无分文,只得硬撑着,直到危及生命之时,不是被人抬来,就是被家人背来。
一天,一辆吱吱扭扭的独轮小车,推来一个不能下地走路的病人,一块破麻片裹着一条腿。先生细查,病人脸色苍白,腿部已经化脓,一股恶臭充斥满屋。先生判断,这是恶疮,已经危及的了生命,再不救治,恐伤及生命。李先儿说:你的疔疮需要清理一下,你能忍得疼吗?病人说:我光想着拿把刀把腿剁了,你随便弄吧!病人的信任,给李先儿极大的勇气。他吩咐身边的人,去路边剜几棵龙葵、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的野草,清洗干净,在臼杵里捣碎,待用。之后,李先儿用酒喷吐在疮口,用一把刀小心地剥离清除腐肉,患者疼得满头大汗,咬碎了两颗牙,都没有吭叽几声。清毕,把捣碎的野草碎末及汁水,涂擦疮口,再用一块白布裹好。没过几天,病人一瘸一拐地自己走来,见到李先儿,不顾腿伤,爬到地上,捣蒜似的给李先儿磕起头来。又治疗了几回,病人好了。
俗话说得好:好事如风传千里,佳话似歌荡九州。李湛亭,从此名声大振,人们也改称“李先生”,后来再称为湛水先生。
“湛”字,清澈晶莹之意,象征着品质纯洁无暇、清澈明亮的境界。因为李诏亭医术精湛且具有高尚的医德,被人们尊称为湛水先生。
湛水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伴随着庙坡也开张了两家药铺。下去庙坡北口往东50米处 ,有个永生堂中药店,是李全魁的祖人所开。另一家是同仁协药店,在乔家祠堂东边一百米处,是李秀一的祖上所开。两个药店从早上天明开门营业,一直忙到到天大黑才关门休息。名医李诏亭先生于1940年农历2月29日谢世后,两个药店也相继关门歇业了。

富人来看病,不是骑马,就是坐轿,还有些军阀,地痞们,到这儿以后,吆三喝四的,或者是腰里別着盒子炮,威风凛凛,“让开,让开”,好像整个庙坡都盛不下他似的。那些捂着肚子的,被疾病折磨的哼哼嗨嗨,愁眉苦脸的穷人,吓得赶紧往一边躲闪,也不敢吭声。
在李湛水眼里,来到我这儿,都是病人,没有贵贱高下,贫富之别,人人平等,先来后到,不能因为你是貂皮骏马,就先优着你,他破衣烂衫的,就只能往后靠。
李湛亭看到这阵势,知道也不好对付,便和颜悦色地说:长官,先请坐,这几个病人马上就处理好了。他逐一问清楚穷人的病情,有饮食不当导致胃痉挛的,就扎上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有积劳成疾造成腰背疼痛的,就拔个火罐,不让穷人掏一分钱,几分钟就完事了。然后“尊”请特权人,把脉问诊,望闻问切,开出一张药方,递给富人说:药方2块。富人笑嘻嘻的,往桌子上随便扔了五块银元,“是否太多了吧?”“不多,不多,病好后,再来加钱重谢。”湛水先生想:多给了一点,权且收下,这几个穷人就不用掏钱了。
刚处理完,湛水站起来,伸伸腰姿,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失急慌忙地闯进来:李先儿,快救救俺家孙子吧。孩子生下来,奶水不够,饿得哇哇哭闹。“你回去,用小米熬粥,尽量浓一点,用米油喂孩子,就行。”半信半疑的老妇走了。待到小孩满月后,老太太满脸堆笑,特来感激,说是小孙子吃得白白胖胖的。
弟兄俩分家,垒道院墙,为院子里面一棵枣树争来争去,反目成仇,大打出手,两败俱伤,一个捂着头,一个瘸着腿,一前一后,找到先生。先生一边给他们看病,一边耐心说:一奶同胞,以后谁都用不着谁了啊!把枣树垒在院墙中间,枣儿熟了,各谢各的一半。

先生深懂:亲情之刃,无形却锋利无比,一旦误伤,心痛难愈,留下永恒的伤痕。我也只能规劝一番,听不听就自便了。
湛水先生总结出了一个人生病的密码:人生在世的种种苦恼,大多数疾病其实都跟心理休戚相关,都是七情六欲造成的。这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可是作为一个看病先生,我只能治病,可医不了命啊!
作者:李发权 王松五 徐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