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梅青涩(小小说)
作者:司晓升
堳坞岭下,周兴河畔,一行刚爆新芽的垂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含烟摆动、翩翩起舞。两只紫燕在柳条间穿梭,好像拨动五线谱的小蝌蚪音符一样,跳来跳去。谁家一群小鸭子在“母亲”的带领下,在水面上游来游去,相互追逐,正在水面跳跃的小鱼儿迅速潜入水草深处,它们都各自快乐地荡漾在春的气息中……
岭上不时传来棉田备耕的牛铃摇曳声和赶牲口人的吆喝声。
“阳春儿天,秋燕去呀吗去田间,慰劳军属把菜挖。人家英雄上了前线,为保卫咱的好呀吗好田园……。” 羽子园那边自留地里还传来了东街万仓爷男唱女声的眉户剧《梁秋燕》。
周兴河岭上,村里的小伙子、大姑娘们、用竹竿捞魚草的,上树採柳树条扭笛儿的,还有挖野菜的 。雾锁坡上柳,雲挽水中澜,好一幅梓里入春图……
“双儿叔,把你的长竹竿借给我用一下,我还没捞够呢,我的竹竿太短,够不着河中间的长魚草,今天刚穿的花鞋都湿了一只呢,你都不心疼”。大妮在周兴河南岸看见她双儿叔在北岸也捞鱼草,就从南岸经过千家湾抽水站拦水闸门上绕到北岸,一边喊,一边放下她手中带铁絲弯钩的短竹竿,来到双儿捞魚草的地方。
“你就离我远点吧,我怕你这个姑奶奶、小妖精!我惹不起!”
“我就不,就要粘着你,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双儿一边开着玩笑,一边笑着默许道:“大妮,你给咱把鱼草往担笼里装,我给咱捞,咱俩人也成立个互助组。”(那时候土地改革后,互助组升高级社,成立人民公社不久)。
大妮一边把双儿用带铁絲钩的长竹竿拧上岸的魚草(周兴河里生长的一种水草,村里家家户户都用它来喂猪。在那个缺少粮食的年代,养猪全凭喂草。这种长在水中可以喂猪的草,人们都叫它鱼草。)装到担笼里,一边说:“双儿叔,我多么羡慕你呀,你不但人长的白净帅气,还考上终南中学了,将来就是有文化的城里人了,我二年级还没上完,因二妮没人哄,就辍学了,唉!”
“那我还不是星期三下午和星期日从学校回家取馍时还要到河里捞一担魚草吗。咱们生在这里,长在这个穷地方,又能怎样呢? 我爸爸在咸阳工作,不常回家,我得在家像个小小男子汉,撑起家里这一片天呀!”
这个叫大妮的姑娘,比双儿小两岁,俩人虽不是一个宗族,但祖祖辈辈都是邻居,两家几代人都和睦相处,关系很好。在农村,不是一族人,也得按着老一代辈分继续称呼。大妮还得叫双儿一声——叔。嘿!嘿!同龄不同辈呀!虽说双儿在大妮面前是属于“长辈”,可俩人从小在一起玩时,大妮才不管长辈不长辈,少不了在这个“小叔叔”面前“弄娇撒野”,“胡搅蛮缠”呢。
大妮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姊妹多,因此她也没好好上过几天学,小时候没学到文化知识,是她交谈时经常提说的话题,而双儿也经常调侃她说:“你没文化还那么能说会道,再有文化还不上了天了。”脊背经常招来大妮一顿拳头雨。大妮十三四岁除帮父母带弟弟妹妹、做饭,还要跟着父母下地帮忙干农活,到魁星楼前崖坎上拔猪草,去黑河岭上挖荠荠菜。今天就是到周兴河里给家里养的猪捞魚草的。她把乌黑而粗壮的头发梳成两条辫子,垂在耳朵后面,上身穿一件稍微有点褪色的花袄,腿上穿条两个磕膝盖都打补丁的绿色裤子。她修长而带有曲线美的身材,干练麻利,落落大方,气质满满。一双大眼睛,只要对准看她双儿叔一眼,她叔也得甘拜下风呢!大妮因常年下地给大人帮忙,被风吹日晒,皮肤显得有点黝黑,但终归掩盖不了她那纯真而朴实、有村姑内涵的漂亮和内在美!
他们俩人一会儿就把两担魚草装好了,就在大柳树下开始用柳条扭起了笛儿。扭笛儿先得把像毛笔杆粗的柳条从树上採下来,然后用手把柳条一节一节地扭动一下,再轻轻地抽岀中间的木芯,就成一根柳树皮桶子,用小刀切成段,在中间刻上六个小孔,再把吹的一头粗树皮用指甲抠掉,然后剩下嫩的皮,把嫩皮一头含在嘴里,用舌头啧!啧!啧!吸三口气,这就是叫笛儿,(唤醒)再开始吹,嫩皮就会振动发出声音来,气流经过柳条管子,声音发生共鸣,加上六个孔的音符,变得更加优美和动听。双儿虽然是男孩儿,但手巧,往往扭的笛儿要比其他小伙伴扭的笛儿长得多,粗得多。
“双儿叔,今天你给我帮忙捞魚草,咱俩的旧账就不算了。”
“怎么,我还欠你旧账?”
“你前天晚上,在强家庄小学操场看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时,当瓦尔特营救岀沃布仑时,剧情进入高潮,你激动地一跺脚,踩痛了我的脚,右手一抬还摸到我的脸上呢,这笔账今天一笔勾销,嘿!嘿”!
“ 那就谢天谢地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你给我使啥鬼点子呀!给你手帕,擦擦手脸。”
大妮接过双儿递过来的手帕,擦完在河里洗净的手脸,给她双儿叔使了个俏皮眼色,然后把正要还给双儿的手帕,在双儿面前绕了一下,又拿了回去,装进她自己的口袋。双儿抢了一下,没抢着,先是发愣,然后就不动声色地从嘴角流露岀一絲看不见的偷笑。激动得张开双臂,顺着河岭,边跑边唱起了语文课里刚学会的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跑着跑着就顺势躺在河边绿油油的草地上。紧追其后的大妮也气喘吁吁地爬在双儿身旁。双儿头枕在双手上。眼睛注视着流云,把憧憬和梦想都放飞到天上去了……。
“唉!‘小白脸’,你说你将来把书念成了,还回甘沟看我不?”
大妮突然问双儿,双儿坐起来笑着学着诗经里的口气念道:“对面稚儿看过来,青梅青涩你採不採?”
“你知道我没文化,还给我遼文呢。”大妮不高兴地答道。
“我就不给你明说,你慢慢猜去吧!”
……
三年过去了,双儿初中毕业后,带着回乡知识青年的桂冠,一头撞进社会这个大染缸里。蹉跎岁月把他磨练成为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实巴交的准农民……
大妮后来经过在省城工作的表姐介绍,嫁给西安西郊魚化寨一家办企业的大户人家,穿上了名牌服装,开上了豪车。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凭着她的机灵劲儿,当起了老板娘。
……
几十年后的一天,斜阳晚照,夕霞如血,双儿拄着拐杖,领着他最小的小孙子,来到村周兴河岭上漫步,这时,对面走来一群少男少女,嘴里吹着柳笛儿,触景生情,双儿眼含泪花,低声哼起了一首老歌曲: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来到小河旁,从没流过的泪水,随着小河淌……。”
“爷爷,你为啥要唱这么悲情的歌啊?”小孙子不解地问爷爷,爷爷语重心长地回答小孙子说: “ 人生如梦!唉!我的乖孙子,你不懂……!”
2024年10月17日写于甘沟
18日修改于秦都咸阳
作者简介:司晓升,网名终南秋翁。早年创办三里桥苗圃,自任董事长。曾任村小名誉校长、村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西安市花卉协会副会长、县作协理事、分会副主席。老来习文弄墨。现为西安市诗词协会会员、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县美术协会分会名誊会长、县书法协会分会顾问。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