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文学,爱洒学生
——记长篇小说《天鹅山传说》作者、《迷洞空间历险记》主编、指导老师田亚非其人其创作
文/林克于
她是一名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这个岗位上教出的学生无数,有的已成为单位、行业、社会的顶梁之材;她是情倾文学的中年女作家,创作出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众多,尤其是《名师之死》获得了“全国小说征文大赛”一等奖;她指导学生集体创作出的长篇小说,被出版编辑出版发行,赢得读者广泛点赞;她是重庆文学院第六届创作员、南岸区作家协会少儿文学创委会主任,为培养文学新人,激发中小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创办了“鹿鸣南山”文学公众号并担任主编,在短短二三年时间内发表学生作文数百篇,已引起中小学生和家长广泛关注。她就是长篇小说《天鹅山传说》作者、《迷洞空间历险记》主编、指导老师田亚非。
一、矢志不渝,有着一颗执着文学心
曾有文学前辈说:文学之路犹如羊肠小道,在这里挤的人很多,真正能达到顶点却很少。田亚非今后是否能到达顶点,我不知道,但从她现在的发展和取得的创作成果看,个人认为,有理由值得期待!
“我很喜欢文学,之前没找到组织,现在加入了作协,我会努力创作……”这是2017年 11月底的一天,我与田亚非初次见面时她对我如是说,这话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清晰如昨。那是她刚加入区作协,时任秘书长的我给她送会员证,在珊瑚实验小校大门外见了一面。由于是第一次见面,彼此没说几句话,互留了电话,加了微信,就拜拜了!
就在这次见面后没几天,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她发在“作家荟”上的短篇小说《失乐的天堂》,她谦虚地留言请我赐教。这虽是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没想到不经意间,被这篇以小学生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吸引住了,那些故事,那些语言,可谓耳目一新,不由一气呵成读完,随后于激动中立即把这篇文章转发在“区作协领导班子微信群”,几乎各位领导都对这篇小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通过这篇小说大家认识了她,了解了她,记住了她的名字,加深了印象。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因各自忙于工作和琐事,我俩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并不多,仅是在区作协的活动中偶尔见面聊几句。由于见面少,有什么好消息,都发在微信里,因其彼此印象良好,大家坦诚相待,她总是把自己教学生的事儿和创作情况告诉我。一次见面在谈到教书与文学创作时,她不无感慨道:“我真的很喜欢文学,虽然我是班主任,工作很辛苦,很累,但只要有时间我都要读点书,也会挤点时间写点东西。”面对她的心声,我也没有更多的话可说,只是鼓励道:“好!好!你很优秀,文学素养好,只要坚持,一定会写出好的作品来!”
于是,我期待着……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二、指导学生,集体创作《迷洞空间历险记》
“田亚非了得,她指导珊瑚实验小学学生集体创作的少儿长篇小说《迷洞空间历险记》出版了,学生和家长都很喜欢!”
“田亚非真棒,《迷洞空间历险记 》一出版就受到热捧,而且关注的人越来越多,这在当下文学书籍出版受到关注,很是难得。”
“田亚非的成功,证明文学之路虽然坎坷奇曲,但只要坚持不懈,走对路子,就大有作为!”
至今,我仍清楚的记得,2020年春意正浓的时候,田亚非主编的《迷洞空间历险记》,由“四川民族出版社” 出版后的一段时间里, 我常在一些文学微信群和与文学朋友喝茶聊天时,看到和听到上述议论,很是高兴!
在区作协会员中,我是较早接触并长期关注她创作的。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有关介绍她文学创作的文章,以飨那些关心、关注她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以及作家和她的朋友们。个人认为,把她推介出来,既为珊瑚实验小学校争光,也为作协添彩,更让她的学生引以为骄傲!
回顾我所知道的田亚非创作《迷洞空间历险记》全过程,与她有关对话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如昨。
“林老师,我正在指导班里学生以接力(学生续写一节)的方式写一部少儿长篇小说《迷洞空间历险记》,内容是几个小学生保护宝藏历险,主题是成长,团结,维护正义。”这是2018年1月中旬的一天,在区作协组织的“走南滨路”活动结束后,我与田亚非同乘一辆公交车返程各自回家,当我问及她在创作什么时,她如是坚定地告诉我,“相信我能够指导他们创作出来!”我听后,既惊讶,又高兴!我知道,指导一个班的学生写一部长篇小说是个大工程啊,谈何容易,但她有如此气魄,我打心底敬佩。于是,我说:“这很好,写出来后找平台发表,把它分享出去,同时要做好宣传,尽量扩大影响,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喜欢,让学生们感受到创作成果带来的喜悦!”田亚非对我的意见表示认同,并说写完有好消息了一定告诉我。
终于,我期待的好消息来了!2019年8月的一天,她在我的微信里留言道:“林老师,我指导学生创作的长篇小说《迷洞空间历险记》四川民族出版社通过了,准备即将出书。”读后,我于高兴中随即给她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赏!
我知道于一般老师而言,教好学生巳很不容易了,要指导学生集体创作长篇小说,不知要付出何等的心血,成稿后还要与出版社沟通、洽谈出书事宜,也要花去多少时间和精力。但田亚非却甘愿为这一切任劳任怨,她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快乐的。
2020年春意正浓的时候,田亚非在我微信里留言:“林老师,《迷洞空间历险记》出版了,随后给您快递样书!”
我回复道“好好好!”
收到《迷洞空间历险记》,吃罢午饭后,我仰躺在沙发上,轻轻打开小说读了起来,不禁被略显稚嫩却又有趣的语言深深吸引,渐渐地陶醉在生动鲜活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在家人叫吃晚饭时才读完了全书。这小说给我总的感觉是:主题好,有思想,有趣味,有故事,逻辑性强,值得一读。作为小学生集体创作,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值得点赞。
据我了解,珊瑚实验小学校有着良好的文学基因,在这片沃土上,多年前该校语文教师、区作协会员张艳曾指导学生集体创作出少儿长篇小说《张宋演义》,一时好评如潮,点赞有加;如今田亚非指导学生创作出的《迷洞空间历险记》出版发行,获喝彩连连,赢得无数掌声,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她表达了由衷地敬意,一众作家也给她送去了衷心祝贺!
三、《名师之死》,力压群雄夺首届全国小说大赛一等奖
“田亚非的小说《名师之死》在‘阅读悦读’首届全国小说大赛中力压群雄夺一等奖,值得点赞!”
“田亚非在全国性的小说大赛中获奖真的很不容易啊,这是她多年努力的结果!”
“田亚非平时低调,‘不声不响’,没想到还拿到了这么大的奖,值得我们学习!”
2018年12月,“阅读悦读”在网上公布了该大型原创文学平台举办的“阅读悦读”首届全国小说大赛结果,田亚非参赛小说《名师之死》以其题材新颖,故事感人,构思奇巧,语言独特,获得广大读者纷纷点赞和一众著名评委高度好评,荣登榜首,夺得一等奖,捧回5000元奖金。
消息传开,田亚非一时成为区文学圈新闻人物,大家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据我的了解,田亚非获一等奖,并非偶然之事,也不是运气使然,而是功到自然成,长期努力的结果,持之以恒的必然之事。
从我在“阅读悦读”子平台 “作家荟”上读过她的几篇小说如《远山的呼唤》《山鬼阿郎》《如果云知道》《名师之死》和散文《父亲的二胡》《佛光掠影》《菜园散记》《守望——探访三毛故居》等作品来看,她的小说,散文,总给人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小说中的人物鲜活生动,个性特征突出,故事新颖离奇,迭宕起伏,引人入胜;散文语言亲切朴实自然,娓娓道来,如述家常,有味有趣,可说是不读则罢,一读则欲罢不能,作品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你不得不读完最后一句话并陶醉其中才罢休!
田亚非的创作潜质和潜力,早被“阅读悦读”主编姚小红老师发现,并竭力把她推介出来,成为“阅读悦读”签约作家, 在该平台出版的优秀作品选集:《阅读悦读——我们的2017》,《阅读悦读——我们的2018》,每本从《阅读悦读》一千多名作者、五千多篇作品中,遴选出一百篇最佳作品入集,其中田亚非不仅作品入选,而且两次照片上了封面,不由一众作家羡慕不已,为之侧目,高高竖起大拇指。
四、应出版社之约,创作长篇小说《天鹅山传说》
田亚非加入区作协后,受其文学创作浓厚氛围的影响,创作激情日渐高涨,不但接连在“作家荟”上发表一众作品,还创作出版了长篇青少年神话小说《天鹅山传说》。
2019年2月末,区作协年会报到时,田亚非对我说:“林老师,主编姚小红老师约我写篇青少年环保题材的玄幻小说,我已与她签约了。”停了停她又微笑着说道:“我想我可以完成这个艰巨任务。”
听到这个消息,我十分惊讶,也很振奋!据我所知,这是出版社策划出一个‘动物幻立方’主题的系列长篇小说,委托“阅读悦读”主编姚小红在全国联系作者写稿,仅在重庆姚老师就联系过多位作家加盟创作,但一些作家或因不熟悉这方面生活,或者对此类题材创作缺乏经验,或者无法熟练驾驭拟人化写作而没接单。田亚非成功签约,并信心满满,我既为她高兴,又为区作协有这样优秀的女作家而倍感骄傲。于是我立即向区作主席协杨金帮作了汇报。杨主席当即表示,在会上通报此事,到时请田亚非作简短介绍。
会上,田亚非向与会作家分享了签约的喜悦,作了简短说明,大家给她送去了热烈的掌声、羡慕的目光和期待!
是啊,在写书难,出书更难的当下,有出版社约稿,且预付稿费,真是机会难得啊。田亚非有如此幸运,这完全得益于她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得益于她熟悉少儿学习生活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得益于她娴熟的文学创作中的拟人化写作手法……
年会后,几个月过去了,我在期待中再次看到了田亚非传来的好消息。7月初的一天,她在我的微信里留言:“林老师,《天鹅山传说》的样稿过审了。”
“啊!这么快?!”我有点惊讶,并回复道:“好!好!这是值得祝贺的大好事!”
我继续期待着,期待着!
后面,由于疫情影响,出版延长了一段时间。
2023年8月,我在期待中收到了田亚非快递来的《天鹅山传说》,同时她在微信中留言道:“……请林老师多多赐教!”
坦率地说,田亚非的文学功底和取得的文学成绩远在我之上,怎敢赐教?不过个人觉得,因自己长期写纪实文学,那一刻我想到应该写写田亚非和对她作品(当然包括《天鹅山传说》)作个简略介绍。
然而,因杂事缠身,在《天鹅山传说》读了两遍后,于今年十月才完成了我写这篇纪实的心愿!
如今,人到中年的田亚非,一边在重庆文学院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一边用心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相信并祝愿她在今后的创作中,再创佳绩,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