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访圣天湖
文/许刚(山西)
甲辰年国庆节期间,我与几名文友再次游览了圣天湖。可这次的游览与往日不同。缘于跟我父亲在一起工作的根毛叔向我讲述了圣天湖围库变大湖如今成了四A级风景区的演变过程。
那是一九七六年入冬,陌南公社党委研究,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决战胜天库变库为湖,依靠黄河蓄水增加库容,保证马头崖高灌站夏伏天万亩粮田浇地用水。
常听你父亲唠到一句话,怎么能使农民生产队粮食大丰收有保障,百姓年终红多分点,人民生活幸福点,咱们就尽到心了。针对这一问题,你父亲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机关干部会议研究讨论,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就是如何尽快促进农业大丰收。党委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就今冬围库筑坝造湖,引黄河水浇万亩粮田达成共识,形成决定,付诸行动。
全公社十九个生产大队,一百一十九个生产队,社直十八个单位,万余名劳动力,及二十余个民兵营连,农机站两台东方红七五链轨拖拉机,三十余辆大中小型拖拉机,三百余件小平车。万马奔腾,推土垒坝,同时推进,开始围坝。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两头各3公里,总长10公里,底宽20米,坝高3米的巨大工程,用时仅两个月就胜利完工。
完工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鸡蛋园型,南北长,东西宽窄,面积万亩,蓄水两米深的胜天湖。
那一年数九寒冬,陌南公社党委机关干部,在你父亲党委书记许昆玉的领导下,战天斗地,吃饭在寒风中,风雨不避,没有节假日,许书记与百姓同甘共苦,两腿泥,身患感冒吃片克感敏,继续干。百姓都很受感动,都喜欢他,高兴而亲切的叫他“泥腿子书记”。当年《山西日报》发表通讯,报道了有位泥腿子党委书记,带领万名人民大搞冬季农田水利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完工投入运行四十八年了,给陌南人民造福生财可以说要以亿计算。特別是陌南万亩苹果几十年的收入是多么的可观,给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造福了陌南人民。更为现在生态芮城,文旅融合,挖掘打造四星级旅游风景区圣天湖,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岁月如梭,白驹过隙。不知不觉48年过去,可是每当抗旱浇地,粮果丰收,我们就想起了人民的好公仆好书记许昆玉同志。
48年前,许昆玉书记带领陌南万民大战决战圣天湖,围湖建坝的热烈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来圣天湖观光游玩的人们,会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今天能有观光圣天湖看白天鹅,游山玩水。千万不要忘记一个人,那就是人民的好书记许昆玉。
听了根毛叔的讲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父亲的身影,耳边依稀听到父亲的鼓劲声,“加油干,夺高产,多分红,日子赛蜜甜”。听了根毛叔的讲述,再次游览圣天湖,我就多了一份崇敬和惦念。衷心地祝愿,圣天湖风景区越来越好,成为芮城县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成为百姓致富的新亮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作者简介: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签约作家,《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签约作家,《当代新文学》社理事,华夏诗词文学社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百灵分会理事,鼓浪屿分会理事,《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都市头条,金榜头条认证编辑,在报刊及各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30万字。

南京头条编委会精英团队
顾问:风鸽/李凤阳
编委:孙杰浩/马运琪/美美
审稿:赵贤龙/万俊卿/思羽/单色梦/毕绪金/高鑫/萧瑟秋风今又是/翁德云
主编:无言独上西楼
主播:桃子/林海/阿红/小舟/傲荷/蓝天/大壮奶奶/良友/美丽阳光/美美/铿锵玫瑰/蒙古人·大生/素心如雪/晴耕雨读/芳草青青/依然/雯萱/燕子/凝若冰澜/紫氣東來·木蝴蝶/爱莲/室静兰香/可贵/沙漠玫瑰/海丹/憧憬/新心民敏/淡淡的茶香/烟雨/暖暖/细细的雨/心中的太阳/舒心快乐/鸿元/赵海峰/庐山
关于赞赏:阅读量达到4万人以上,点赞人数达到20人以上,留言人数达到20人以上,返实际到帐金额的60%,3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予返赞赏金。
1 西楼文苑八周年诗词选编
2 西楼文苑八周年诗词续编
3 西楼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