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乡土人情系列小说之五
菊花凋零
作者 思洋
八
大菊的男人田大牛,长的粗粗壮壮,一副好身板,一把子好力气,还真是有牛的特点。结婚后大菊听村里的人说,他男人曾经和村里一个小伙子打赌,说他能把一头牛给撂倒。别人不信,就一起起哄,说如果赢了,对方就给大牛买一条菊花烟,外加一瓶“衡水老白干”。
那天村里来了很多人,来看大牛跟牛“摔跤”。经过三番较量,大牛还真把牛给死死地摁到了地上。
大牛赢了,可是跟他打赌的那小子却反悔不认帐。
也是啊,在当时,一条菊花烟,一瓶“老白干”,还真值不少钱呢。那个时候生产队上的一个工分,也就才值二分三分的。这一瓶酒一条烟的钱,还不是等于花了他一家子一年的油盐酱醋钱。
结果大牛把那个小子胖揍了一顿。和他打赌的小伙子身高不到一米七,体重也就一百一十来斤,他哪是大牛的个啊!大牛一只手把他提留起来,扔到旁边的猪圈里,脑袋磕了个血窟窿,住了半个月的医院,花了好几百块钱。
“菊花烟”和“老白干”没挣到手,还倒贴了几百块钱的医药费。
这大牛没有文化,蛮有一身子傻力气。性格固执木讷,发起脾气来,两头牛都拉不回来,正应了他的名字,那真是一头活生生的“犟牛”。
自从和他结婚后,大菊因为年龄比他小,而且看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一直让着他。加上刚结婚,结婚的新鲜劲还没有过去,小两口日子还算平平安安。即使大牛偶尔发一次脾气,大菊也是采取忍让的态度。
本以为日子能平淡地过下去,谁曾想,随着时间推移,大牛看大菊一直对他忍让迁就,他就觉得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暴躁的脾气逐渐暴露出来,不光是大男人脾气,还有家暴倾向。一不高兴,就对大菊拳打脚踢,砸锅摔碗,两个人三天两头打架吵嘴。舒心的日子过了不到半年,把大菊熬煎的想死的心都有。
他看上去膀大腰圆,可那心眼比跳蚤还小,容不得大菊和男人说话。
有一次,大牛受生产队委派,去县城给生产队拉煤。大菊带着孩子去公社门市部给孩子买衣服,路上遇到娘家同村的一个男人,大菊顺便问了一下她爹娘和家里的情况,回来后大牛听说了,就逼着大菊,要她承认和那个男的上床了,逼问那个男的是谁,他要去跟人家拼命。
大菊哪能受到了这样的侮辱,要说他脾气不好,为家事吵架嚷嘴,大菊有时候真不和他一般见识。两口子成家过日子,不容易,念在大牛是家里的顶梁柱,大菊很多时候尽管受了很多委屈,都一直忍让。现在他不顾自己的尊严,端着屎盆子往自己脑袋上扣,那谁能忍受的了呀。
大菊的婆婆,就是在婚礼上她看到的那样,真的像个恶煞一样。那歹毒的心肠全部写在了她的脸上。怪不得大菊见她第一面,就那么一眼,让让大菊不寒而栗。这个专横跋扈的农村老娘们儿,小两口吵架,她不是说和劝解,反过来却在儿子面前添油加醋、挑拨离间。
“你可得好好管管她了,这还没怎么着呢,你刚出门一天,他就在外面找野汉子,这你要出了远门,那他还不把野男人带家里来了”。婆婆无中生有,不但不压火,还站在一旁,摇着大蒲扇,斜愣着她的三角眼看着大菊。说完,“啪”的一口,吐出了嘴里的瓜子皮。
“你们还是不是人,我是你家的媳妇,你们就这样腌臜我,破坏我的名声,你们不得好死”。大菊浑身发抖,气得差点儿晕厥过去,嘴唇咬的都出了血。
“哎呀呀,大牛啊,这怎么得了呀,她还咒上咱娘们儿了。你要是你娘的儿子,你就不能给我饶了这养汉老婆”,大牛他娘越骂越难听。
“我他妈的今天要打死你,你不要脸,老子还要脸。你在外边勾引野男人还有理了”。大牛一边打一边随着他娘骂着难听的话。
大菊的求饶声在屋子里回荡,却丝毫不能平息丈夫的怒火,吓得孩子哇哇大哭。
大菊本以为结婚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无尽无休的噩梦。
上一次,大牛他妹妹,就是大菊她小姑子来娘家走亲,大菊从生产队干活回来,没来得及换衣服,就忙着给小姑子一家做饭。就这样,大牛就说大菊看小姑子一家来了不热情,磨磨蹭蹭不想做饭,便怒目圆睁,抄起手边的擀面杖,狠狠地朝大菊后背打过去。大菊躲闪不及,身上顿时被打得一片青紫。
婆婆和小姑子幸灾乐祸,在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扇风点火。
“我来看我哥跟我娘,你说害着你啥了。你不高兴就滚蛋,别跟我摔脸子。你不想给我做饭,我还不想吃你做的饭呢”,小姑子尖酸刻薄地骂骂咧咧。
“吃她做的饭,还怕她给咱娘们儿下毒呢”。婆婆手里拿着个鞋把子,对着跟前的桌子敲敲打打,毫无理由地指责大菊。那眼神,就像毒蛇发现了一只麻雀,恨不得一口把大菊给吞下去。
这是一家子什么人呀,无情无义,心肠狠毒。她高大菊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她知道,每次的反抗,只能招来更凄惨的毒打。
大菊像一只受伤的小猫,痛苦地蜷缩在角落里,舔舐着受伤的伤口,任泪水洗刷着心中的委屈和愤怒。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大菊身上的伤痕新伤叠着旧伤,她的心也在这一次次的家暴中被撕裂破碎。
第二天早上,她便怀里抱着小的,手里拉着大的,一气之下离开婆家,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思洋,北京人 军旅生活近三十年,上校军衔。转业后任某中央单位人事处长,党委办公室主任,记者,主编等。有诗歌、散文发表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