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导读: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大南山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56年,来自长沙、邵阳等地的758名青年上南山垦荒、建设共青城。经过17年的失败和奋斗,垦荒队员六上六下,才于1973年找到了牧业之路。于是,中国的畜牧专家来了,澳大利亚的畜牧专家也来了……
·
澳大利亚专家在南山
·
唐 尧
·
澳大利亚牧草研究专家柯林·皮谨博士,工程发展专家安东尼·布朗先生,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劳动,完成了“中澳﹣﹣南山畜牧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和生产指标,使澳大利亚种草养畜的先进技术在南山生根、开花、结果。在项目建设中,澳大利亚专家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中方工作人员的关心与爱护,被南山牧场广大职工传为佳话。
·
一杯饮料敬朋友
三月,“中澳--南山畜牧项目”第一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在位于湖南城步的南山牧场召开。澳大利亚海外工程公司总经理格里诗先生、中国农业部畜牧总局李易方局长出席了会议。
澳方专家为了庆祝“中澳﹣﹣南山畜牧项目”的建立,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宴会。
头一天,澳方通知中方人员,明天参加他们的宴会。
可是,第二天,后勤组的同志还没接到澳方宴会的通知。中方人员以为宴会可能推迟举行。
晚上七点,我们已经吃了晚饭,翻译高介耿走来通知:"老唐,密斯特格里诗要我通知你们,参加他们的宴会。"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我们什么也没给他们做准备呀!"
高翻译也有点疑惑,说:"宴会是他们开的,他们不通知我们准备,不管他,随他们的便!"
我和中方工作人员来到澳方举行宴会的大厅里,只见皮谨博士、布朗先生把一封封鞭炮打开,将大个大个的礼炮从皮箱里拿出来。
格里诗总经理宣布:"庆祝‘中澳﹣﹣南山畜牧项目’建立宴会开始!鸣炮!"
接着,格里诗总经理把我们引到桌前,给我们每人面前摆了一只砂钵,砂钵内装有几十粒炒熟的花生米,十来个纸包糖,又送来一瓶听装的饮料。
格里诗先生站起来,举起饮料罐,热情地说:"中国朋友!‘中澳﹣﹣南山畜牧项目’正式建立了,我希望澳大利亚、中国朋友们密切合作,把项目办出成效,为中国南方的种草养畜事业作出贡献!"
格里诗先生接着说:"我们举行的宴会不成敬意,不像中国朋友举行的宴会,有山珍海味,有茅台,我们准备的仅仅是一点点花生米、几颗糖果、一瓶饮料,用你们中国的话说,一杯淡酒敬亲人!我们是一杯饮料敬朋友!干杯!"
"干杯!"
"干杯!"
格里诗先生邀请中方朋友跳舞、唱歌……两国朋友沉醉在欢乐声中,大家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闹了一个通宵。
简朴的宴会,却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不由想到:大凡一些庆典,我们总要来一些铺张,讲求一种气氛,其实是一种虚荣。人家比我们富,但办事如此俭朴,我们何尝不可学一学呢?
·
时间就是金钱
“中澳﹣﹣南山畜牧项目”开始后,皮谨博士立即召开了“中澳﹣﹣南山畜牧项目”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对两国工作人员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说:"时间就是金钱!不抓紧时间,就是对工作不负责任。我们在中国的时间有限,希望多做一点事情,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应办的事情办好!这要作为一条纪律。"
澳方专家上山的第一项任务,是在一个星期内选定“中澳﹣﹣南山畜牧项目”南山示范场的场地。
天老爷似乎故意作对。那段时间不是飘雪,就是下雨,给工作带来困难。但皮谨、布朗先生,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反复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
皮谨、布朗初上南山,水土不合,中方工作人员担心他们生病,劝他们停了雨、停了雪再爬山考察。
皮谨博士道:“搞科研工作,就不要怕风雨,不要怕冰雪,不要怕寒冷。今后,恐怕越是刮大风、下大雨,我们越是要到现场去工作!”
七天,真的刮风、下雨、下雪;七天,专家们爬山涉水、现场调查察看,终于提前一天,选定鸡爪坪为“中澳﹣﹣南山畜牧项目”的场地。
场地选定后,必须修通鸡爪坪﹣﹣比武冲﹣﹣三根楠竹的牧道。否则,牧道不通,就会影响300公顷草场的建设任务。澳方专家提出在一个月内完成这条牧道的修建任务。
为了配合澳方专家的工作,中方发动全体工作人员,顶风冒雨,抢修牧道。
星期天,澳方专家带着夫人休假,他们登上紫阳峰,观赏自己选择的项目试验场地。当他们路过比武冲时,只见中方工作人员在工作组长汪南生的带领下,冒着严寒,正在运砂铺路。
布朗先生上前劝阻道:"密斯特汪,北风这么大,这么冷,回家休息,明天再干吧。"
"皮谨博士说过:时间就是金钱。一个月修通这条牧道,只差六天了,不按时修通牧道,就是不负责任!我交不了差!"
汪南生的几句话,把布朗、皮谨他们说笑了,他们把摩托车停在山脚,带领夫人们也投入了运砂铺路的战斗。
当牧道准时修通,草种、肥料按时运进比武冲,布朗驾驶着播种机,把草种、肥料撒在肥沃的土地上时,他高兴地对我说:"密斯特唐,有了你们的密切合作,项目工程就有了希望!"
300公顷的草种播下去了,草子发芽了,小小的嫩叶变青了,一个个小区围栏的水泥桩立起来了。可是电牧围栏的绝缘器还没有购回来,没有绝缘器,就不能安装铁丝,就不能通电放牧……影响项目进度。皮谨、布朗找中方后勤组的同志,一天要催二三次,第三天发出了备忘录,备忘录上写道:"若绝缘器三天内再不购回,影响项目进度,一切后果由中方负担。"
三天后,绝缘器终于购回来了,但安装推迟了七天。喜欢开玩笑的布朗先生,人们也听不到他的笑声了。
为了把七天的时间夺回来,中方工作组作出决定:中方工作人员全部上阵。工作时间上午提前一个小时,中餐送饭上山吃,下午推迟一个小时下班,一定要在澳方专家规定的时间内,把电牧围栏任务完成。
中方工作人员发奋努力,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电牧围栏的安装任务。皮谨、布朗望着电牧围栏内的奶牛在自由自在地吃着青绿绿的三叶草、黑麦草时,脸上又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牧草试验地的工作在紧张地进行,一千零一十二块小区,每月要准时测草一次,草割下来,要进行称重,要装进铁罐,要烘干称重。什么品种产草量高?施什么肥产草量高?哪种处理植被的方法最好……这些问题都得从测草工作中得出科学的数据。
一个月,上万个数据检测、记录,把人搞得昏头转向。负责这项工作的屠敏仪、助手唐似男,她们不论刮风、下雨下雪,都准时上山割草、称重、检测,把心血都灌注在牧草试验的事业上。(编者注:关于屠敏仪事迹,见肖殿群《天下南山⑤女强人和老黄牛南山传奇》一文。点击链接:点击此处)
一次,屠敏仪外出开会,测草任务落在助手唐似男身上。皮谨博士不放心,亲自检查过问,当她发现唐似男的测草数据同样准确时,伸出大拇指,笑道;" OK !我们的好助手!"
澳方专家对屠敏仪、唐似男在测草工作中,时间上的按时、数据上的准确给予了高度评价。皮谨博士在项目验收时,慨然说道:"我到过六个国家搞牧草试验,没有一个国家测草数据有中国这样全面、准确。项目的成功,要给密斯屠、密斯唐记功!"
·
专家的爱心
澳大利亚专家关心工人、爱护奶牛、保护机械,被中方工作人员传为佳话。
一个星期天,段翻译、布朗先生同我三人一起出去散步,走到鸡爪坪中队一个山坡时,见一个牧工在赶奶牛回牛舍挤奶,108号奶牛边走边吃草,牧工扬起竹棍用力鞭打,奶牛痛得飞跑。
"你是人,还是猪?这么不爱惜牛!"布朗指着那牧工骂了起来。
牧工不好意思了,红着脸往山坡上走。布朗要他站住,批评道:"你这么一打,你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吗?"
牧工摇摇头。
"如果这头牛孕了犊,就会造成流产的危险!"布朗边讲,边指着被惊骇的奶牛,"如果它正在产奶,你这么一打,一吓,今天下午挤奶,起码要减少三斤奶。你是个饲养员,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牛。"
一天,我和高翻译跟皮谨博士在5号试验地测草,皮谨在人工草场上,发现一根两寸长的铁丝,他对高翻译说:"危险!太危险!"
我问为什么?他说:“奶牛吃草时,铁丝会卷进肠胃里,危险嘛!”
回到宾馆,皮谨送来一份备忘录,上面写道:"围栏工人太不负责,草山上发现铁丝,这样太危险先停止放牧,派人员对围栏草场进行全面检查,把丢在草山上的铁丝捡干净,才放牧!否则,出了问题,要追究责任!"
我们当即派出人员,把围栏草场全面检查了一遍,把铁丝捡得一干二净,皮谨才同意放牧奶牛。
二月十八日,我们和专家们一起在鸡爪坪竖立水泥围栏桩。收工时,天下起毛毛细雨来,皮谨对段翻译说:“先用小车把工人们送回去。”
从礼节上考虑,我们想先把专家们送回宾馆,然后,再去接工人。皮谨误以为不去接了,便严肃地说:"工人们工作很起劲,很辛苦,不能只顾我们自己坐车,一定要去把他们接回来,一定!一定!"
平时,即使是一些细小的事情,只要是可能会影响工人们的身体和利益的事,澳方专家也总是给予关心。有一次去气象站,皮谨看见路上有个破玻璃瓶子,亲自捡起丢到垃圾堆去了,并说碎玻璃"会扎进脚板,很危险!"
澳方专家对工人的关心爱护的另一方面,就是严格要求。做得不当的地方,铁面无私,不留半点情面。
一次,一个拖拉机手在翻耕草地时,园盘耙的拉杆被石头碰断了。皮谨先生看看地形,主要是司机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他火冒三丈,批评道,"你的工作责任心哪去了?!"他指着大石子,"只要你留点心,方向盘往右打一点,也不会把拉杆碰断!"
皮谨转身指着非亚特推土机,又道:"这台崭新的推土机把拉杆碰断!你不心痛?我们的工资收入虽高,可爱护机械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而你一辈子的工资也买不起这台推土机,把机械当粪土,太不应该!"
·
验收的答卷
八月,比武冲的牧草场上,三叶草、黑麦草生长非常茂盛。南风一吹,绿浪翻波,简直是绿色的海洋。
这正是牧场的收割季节,牧工们割的割草,运的运草,忙着搞青贮,为牛羊贮备过冬的草料。
澳方专家向中方工作组已经布置了三次,要把比武冲四个围栏区内的牧草,迅速收割贮备,为比武冲中队120头奶牛备好过冬草料。
皮谨博士三次布置,还不见行动,马上发来备忘录。备忘录写道:"我已三次通知把比武冲四个围栏区内的牧草收割,备作青贮,你们却迟迟不动。再不贮备,季节一过,青贮变成了干贮,营养价值减少90%。我命令你们,明天开动所有的拖拉机、收割机,上足劳力,保证完成比武冲的青贮任务!火急!"
接到澳方专家的备忘录,总场书记石崇斌、中方工作组汪南生、翻译段班县等陪同皮谨、布朗先生来到比武冲,协商四个围栏区的牧草收割问题。
石书记说:"皮谨先生,这四个围栏区内的牧草,推迟几天再收割行吗?"
"不不!不!你看,黑麦草有一米高了,已经开始老化,再不收割,营养价值就要减少。"
"再等十天,十天以后收割行吗?"汪南生提出了割草时间。
"十天?为什么要等十天?"皮谨有点不耐烦了,他思索了一下,又道:"啊!准是为了准备现场,让‘中澳﹣﹣南山畜牧项目’验收组观看了现场再收割牧草!"
"是呀!澳方专家辛辛苦苦干了二年,验收组来了,连个好现场都没有,怎么行?"石书记吐出了真言。
"再推迟几天,验收组验收了,再割草青贮也不迟呀!"汪南生插言道。
"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我们搞科研的,不搞这一套!"皮谨指着围栏区中的牧草,"你们看,牧草再不青贮,老化了,奶牛吃了没有营养,120头奶牛,怎么度过寒冬?吃了没有营养的草料,没有奶,没有经济效益!为了应付验收,只管过验收关,这样又有什么意义!?"
布朗先生插言道:"形式主义是花架子,形式主义是害人主义,我们不搞这一套!"
"我们搞科学试验,天天测定,天天记录,有科学数据说明项目效果,有科学报告作理论依据!这些真凭实据难道不能作验收的答卷?!"皮谨据理力争。
他又指着前面大片草场,说:"牧草生长漂亮,现场好看,好看不好吃!百多头奶牛喝西北风!不能再等!今天安排劳力,割草备料!"
皮谨博士一番话,说得大家无言以对。下午,拖拉机、割草机开进了比武冲。割的割草,运的运草,马达声、欢笑声,响彻山谷。
皮谨、布朗先生看到这沸腾的场面,他们欣慰地笑了。
·
牛奶是有喝的
布朗先生很幽默,很乐观,他爱跳舞,爱唱歌,爱打球,也爱讲笑话。
一天,我们中方技术人员、工人在草地上建立围栏。中方两个工人抬一根水泥桩,累得汗水淋淋,上气不接下气。
布朗看到工人们太吃力,便喊住抬水泥桩的工人,自己立在水泥桩中央,将百多斤重的水泥桩往右肩上一放,扛起水泥桩,轻轻松松地往山坡上走去。
午饭时,布朗先生赶来凑热闹,他见工人们端着大钵大钵的米饭吃得很香甜,幽默地说道:"怎么?吃这么大钵的米饭,为什么抬水泥桩压得喘不过气来?"他边讲边模仿工人们抬水泥桩那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小张插言道:"布朗先生,你一人扛一根水泥桩,毫不费力的上山,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劲?"
布朗先生拍拍胸膛,笑道:"靠坚实强壮的身体!"
小李拍拍布朗先生厚厚的肩膀,说:"你这强壮的身体,难道是娘生下来就有的?"
"不!不!不!我生下来,就是靠喝牛奶长大的!到你们中国南山,仍然是喝南山的牛奶!吃一点点面包。"
小李问道:"你一天喝多少牛奶?吃多少面包?"
布朗伸出三个指头,说:"早、中、晚三餐,一餐半公斤牛奶、零点一公斤面包。"
小李摸着布朗的双肩,高兴得喊起来," OK ! OK !你喝这么多牛奶!身体健壮得像头大公牛!"说得大家捧着肚子笑了起来。
布朗边笑边说:"半公斤牛奶的营养,超过五公斤大米!你们要多喝牛奶,身体才能强壮!"
小李高兴地说:"我们现在办牧场,多发展奶牛!将来,牛奶是有喝的!"说得布朗、工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
特别时间表
上午八点多钟,我同段翻译到皮谨家里去商量工作。墙上一张作息时间表把我吸引住了,其内容是:
·
皮谨·恩南作息时间表
起床 | 拉屎 | 洗脸 | 早餐 | 活动 | 中餐 | 午休 |
8:00 | 8:10 | 8:30 | 9:00 | 9:30-11:00 | 11:30 | 12-15 |
活动 | 晚餐 | 拉屎 | 活动 | 夜餐 | 活动 | 睡觉 |
15:00-17:30 | 18:00 | 19:00 | 19:30-20:30 | 20:30 | 21:00-22:00 | 22:00 |
·
皮谨·恩南是皮谨博士天真可爱的小宝宝。他才半岁多一点,是在南山出生的。我望着这张时间表,觉得有趣,便对段翻译说:“小恩南能遵守作息时间吗?”
段翻译也对这张作息时间表发生了兴趣,他说:“起床、洗脸、活动是可以做到的,但定时拉(屙)屎谈何容易?”
皮谨夫人见我俩望着作息时间表出神,便问道:"你们谈论什么问题?"
我说:"你的恩南小宝宝能遵守这张时间表吗?"
"既然是作息时间,当然能遵守嘛!"皮谨夫人爽朗地笑起来。
"拉屎,也能准时吗?"我又问。
"只要定时给他就餐,他就能定时拉屎,只要他身体没有毛病。"皮谨夫人指着作息时间表说,"这张作息时间表,从小宝宝半岁开始,一直要执行到三岁。我作为妈妈,从小就要教养好,要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皮谨夫人看看手表,笑道:"密斯特唐、密斯特段,对不起,9点30分了,是我小宝宝活动的时间了。"
皮谨夫人从皮谨手里抱过恩南,将他放在毛毯上坐好,对他说:"恩南宝宝说:‘妈妈好!’"
只见恩南宝宝笑眯眯点着头,好像在说:"妈妈好!"
皮谨夫人望着天真活泼的小宝宝,又道:"小恩南,真是妈妈的好宝宝!今天妈妈教小恩南看花。"她从墙上取下一朵小花:"小恩南,这是什么颜色的花呀?"她拿着一朵小花对宝宝说:"这是一朵红色的小菊花。"小恩南伸着小手,笑嘻嘻地一把抓住红色的小菊花。
皮谨夫人又拿上一朵小花:"小恩南,这是什么颜色的花呀?这是一朵黄色的小菊花。"小恩南伸着小手,兴高采烈地一把抓住黄色的小菊花……
皮谨夫人笑着,对着小恩南唱了起来:
·
小菊花、真漂亮,
恩南举着小菊花,
妈妈最爱小恩南,
……
·
小恩南双手举着小菊花,不停地摆动,似乎在为妈妈打着拍子……母子俩唱着,笑着,玩着,把我和段翻译都逗笑了。
我想:这种抚育孩子的方法,真是别具一格。
·
OK ! OK !中国人伟大
十二月二十八日,经过验收,“中澳﹣﹣南山畜牧项目”胜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我代表中方工作组成员送澳方专家回国。
我送澳方专家到达(湖南)邵阳时,邵阳地委书记刘正设宴招待皮谨、布朗先生。
宴席上,刘书记高兴地说:"你们给我们带来了澳大利亚的牧草种子,使其在南山上生根、开花、结果,你们带来了澳大利亚人民的友谊,传授了澳大利亚种草养畜的先进技术,为我们的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代表邵阳地区的人民感谢你们!"
我向刘书记报告:"皮谨、布朗先生不仅把澳大利亚的牧草种子带到南山上,生根、开花,而且皮谨、布朗先生和他们的夫人们也在南山开花结果了。"我将皮谨、布朗和夫人们在南山出生的儿女一一介绍给刘书记。
刘书记从皮谨夫人怀里抱抱天真活泼的小皮谨,又从布朗夫人怀里抱抱聪明伶俐的小千金。刘书记笑着说:"恭喜专家和夫人们:你们是双丰收呀:你们的小宝宝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中国的小宝宝呀!我们是一家人哩!"
皮谨博士感激地说:"中国、南山是我儿子生长的地方,他的第一个故乡。我们忘不了中国﹣﹣第一故乡人民的友谊!"
二十六日早晨,刘书记赶到宾馆,为皮谨、布朗先生送行。
车子开到(湖南)双峰境内时,布朗先生"哇啦"、"哇啦"地讲起来,段翻译在车上睡觉了,我又不懂英语,不知他在说些什么,看到布朗那性急的样子,我真为难了。
这时,一部绿色轿车驶了过来,停在我们车的前面。只见地委行政科尹科长从车上下来,手里提着一只大皮箱。
尹科长对段翻译说:"今天早晨,宾馆服务员打扫房间,发现了这口大皮箱,一定是哪位专家的!"
" OK ! OK !中国人伟大!中国人了不起!"布朗先生感慨地说:"我正着急,发现丢了一口大皮箱,你们就给我送来了!"
布朗先生接过皮箱,从身上取出锁匙(即钥匙),把皮箱打开,拿出两副金项链送给尹科长和王司机。他说:"送给你们的夫人,作个纪念,我真感谢你们!"
尹科长、王司机执意不受。
车子开动了,"中国、澳大利亚,友谊万岁!"远远传来布朗先生真诚的呼喊声。
·

·
(本文来源:唐尧、肖尊田主编的《南方的一颗明珠--湖南南山牧场发展史》一书。1993年)
·
尾韵:是谁放牧的云朵,从你蔚蓝的天空飘过?是谁勾勒的河流,在你绿色的大地清澈?
《你是一首悠扬的牧歌》(王思雨).mp4
·
本文作者简介:唐尧,男,湖南省邵东市人;原南山牧场场长,原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作品360多篇,800多万字;有13个作品获国家级一、二等奖,长篇小说《南山恋》获五个一工程奖。唐尧共创作出版了八部长篇小说、三部散文集、二部报告文学集、一部短篇小说集、二部中篇小说集、电影电视文学剧本各一部。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湖南邵阳电视台推介《先河》(视频)”-点击此处-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高山红哨与建国初期湘桂黔战备大联防》-点击此处-点击此处
点击阅读《我沿中国扶贫起源县走一圈》-点击此处-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点击此处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