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向阳开:记我人生路上的好伙伴蓝志祥先生
文/韦恩祥(广西大化)
在人生的长河中,会遇到很多的人,但是也许有的人,多年以后会在你的记忆中稍闪即逝,有的人,会在你的生命里永远相伴,正如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和蓝志祥先生就是这样,不管是过去,或者是将来几十年,假如哪一位首先撒手人寰了,彼此都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人。
我和蓝志祥先生的故事还得从小学说起。我们读小学时,正值文革后期,十年动乱给国家带来的创伤尚未得到医治,红卫兵们依然高唱着革命样板戏,招摇过市,百业荒废。我们的校舍都是用石头垒成,稍微好一点的,就是用石头和着黄泥巴砌墙,这在当时来说,那便是最豪华的房子了,每一天,我们坐在这样简陋的教室里,跟着老师一个一个地练习中国文字,然后数着墙上的石块完成我们的数学作业。学校的床架也很紧张,我是被安排和蓝志祥先生合铺的,那时我们两家的条件都很不好,床上用品是平均分担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嫌弃对方,一直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着。我和蓝志祥先生就是在那样环境里,那样的氛围中形影相随,过着属于自己的童年。
学校的篮球和乒乓球只能属于奢望,基本上被高年级的学长们霸占了,而我们的课外活动主要是打陀螺。打陀螺,翻译成瑶语是“打江”的意思,一个人用绳子密麻地绕住陀螺的根部至中间,然后用力一甩,另一个人则以同样的方法,瞄准旋转的陀螺进行打击,双方自己观察本方陀螺的旋转速度,可以用麻绳帮助其继续旋转,待哪一方的陀螺完全停住了,那就被认为是输了,将受到相应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也能享受不少的乐趣。那时候物质相当匮乏,生活十分艰苦,一日三餐能填饱肚子是很不错了,盼望过年时能够添上一身新衣裳,就犹如喝了蜜糖似的,欢呼雀跃,更不用提琳琅满目的玩具,假如父母再能买得起几本飘着墨香的作业簿,和一支透着亮光的钢笔,那便是最大的奢侈品。
一九八一年秋,我和蓝志祥先生终于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双双均以优异的成绩被县城初中录取,携手并肩地来到都安瑶中就读。那时的我们,还只是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从最初的小学生到后来的激情少年,我们始终真诚相待。都安瑶中的木楼里,操场上,学校的林荫小道中,经常留下我们两个瘦小的身影,留下我们深深的足迹,校园的木棉树见证了我们两个的友谊。
进入初中后,蓝志祥先生学习就更加刻苦了,他那双明亮的眼晴,总是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我们同坐在一间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殷殷教诲,共同在操场上追逐嘻戏,那些日子,既简单而又十分快乐。校园里的梅花香气伴随着我们和其他同学的欢笑声,飘散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蓝志祥先生的学习态度始终如一,不管春夏秋冬,每当下晚自习后,其他同学都早早地离开教室了,可他仍在挑灯夜读,他的勤奋,让我不禁由衷地感到钦佩。
在蓝志祥先生的精神感召下,我也收拾起贪玩的心情,回到学习中来,我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经过三年的寒窗苦读,一九八四秋,我们再次并肩升上本校高中部就读。进入高中生活后,学习就更加紧张充实了,蓝志祥先生的学习更是达到忘我的境界。
一九八五年秋,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蓝志祥先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一直深爱着他的母亲因为身患重病离开了人世,得到这个噩耗后,蓝志祥先生一下子瘫坐在地,悲痛欲绝,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家中,争取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给母亲上香,为母亲守孝,以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限追思。处理完母亲的丧事后,蓝志祥先生强烈忍住内心的悲痛,又急匆匆的返回学校,继续完成他的学业。母亲的永别并没有把蓝志祥先生击垮,他反而更加坚强了,上课时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下课后就反复练习,他的课本,凡是能够写上字的地方,都密密麻麻地填满了,也许只有他才能看得懂其中的意思。每天晚上下自习后,学校规定十一点教室的灯就要关了,但是他又点着煤油灯继续夜战,可以用“与星星为伴,与月亮同行”来形容他是最恰当不过了。
一九八八年秋,是恢复高考制度的第十个年头,国家对挑选人才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要经过预选淘汰一部分考生,然后才能参加正常高考,蓝志祥先生经过层层筛选之后脱颖而出。成功是让给有准备之人的,因为他的目标一向明确清晰而且坚定:一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通过他的刻苦努力,现在终于得到回报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广西师范学院(今南宁师范大学)录取,实现了他的大学梦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蓝志祥先生今天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与其比别人付出双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九九二年秋,蓝志祥先生大学毕业了,他被分配到广西维尼仑厂职工子弟中学教书。他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将自己的精神传递给他们,更将爱心奉献给社会。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又关心和照顾贫困学生,受到他资助过的人连自己也记不清了。很多学生都是会感恩的,其中有一位女学生,在蓝志祥先生的帮助下,成功地踏上了大学的校门,毕业后也回到母校任教,投桃报李,最后成为他事业上的好帮手和人生路上的伴侣。
二000年,由于蓝志祥先生教学成绩突出,工作积极肯干,被广东省阳江市一中看中,他又换上另一个舞台,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去大施拳脚,在这片热热土地上继续发光发热。
蓝志祥先生,我人生路上的知心朋友,他的一生就象母校的梅花一样,无论环境如何,都坚持展现自己的美。他的勤奋和坚韧,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的故事,就象木棉花开一样,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段友谊都值得去珍惜。我和蓝志祥先生的故事只是万千故事里的一段小插曲,但它都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回忆和梦想,但愿我们的友谊,如同母校的梅花和木棉花一样,永远盛开,永远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