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达小老师皇甫宇昊在讲“五点四题”
最近我讲了一节三标课。课程结束后,感慨颇多。
在备课阶段,我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听取了同事和领导的解读。三标课堂的目标导向让我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要把学生带向哪里。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能为实现目标服务。
当我站在讲台上,开始授课时,我能感受到学生们被明确的目标所吸引。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热情。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思维被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课程结束后,进入评课环节。通过孟教授的指导,及其他老师的交流和反馈,我对这节三标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孟教授指出教育之道:以生为本,让生自主,向生学习,为生服务。教育之术:五点即难点,重点,盲点,易混点,易错点。四题:命题意图,解题思路,类题演练,借题发挥。
孟教授提出的教育之道与教育之术,犹如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教育之道中的“以生为本”,深刻地提醒着我们,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从个体出发。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潜力和需求,我们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塑造他们,而应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让生自主”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和成长。当学生能够自主地决定学习的方式和进度时,他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其中,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向生学习”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理念。学生的创造力和新思维常常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教育者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伙伴。“为生服务”则明确了教育者的责任,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教育之术的“五点”和“四题”极具实用性。难点、重点、盲点、易混点、易错点的把握,能让教学更加精准有效。通过对这些点的梳理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障碍,提高学习效率。而命题意图、解题思路、类题演练、借题发挥的“四题”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题目,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拓展,提升综合素养。
在教育的征程中,我们应牢记孟教授的教育之道与教育之术,以学生为中心,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成长,为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作者:马燕飞(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