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怀》
作者:张广才|诵读:一境
夏去秋至,暑退凉来。自古天人合一,心随季走,熬过燥热,走出喧闹,心绪渐趋宁静,正好可以好好品味一番秋之韵了。
成熟奉献是秋的价值。在这个季节里,放眼望去,结饱籽的谷子、高粱漫山遍野,坠满珍珠的大豆玉米望不到边,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一朵又一朵的花椒散发着阵阵麻香。还有那白花花的稻米喜的人满脸放光,肥美的鱼虾一网接着一网......试想,如果没有这一切,接下来的漫长冬夜如何能够睡得安稳?怎样挨过青黄不接的早春二三月?收获让人心生喜悦,让人内心感到踏实。一年四季各有其要,成熟奉献正是秋的功劳、秋的价值。
低调内敛是秋的品格。正如秋雨不像夏雨那样狂暴张扬,电闪雷鸣,地动山摇,而是悄悄地来,静静地走,“滴滴答”“刷拉拉”,轻柔而绵长,温情又持久,俨然把土地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生怕过于刚猛弄坏了,默默地浸润着,不留下多少显迹,不惊扰万千生灵,却能更充分地被土壤吸收。再观秋之田野果实,皆低眉颔首,谦卑恭顺,甘愿用丰硕回报大地,以肉身馈赠苍生。秋叶也不像飞花柳絮那般四处飘扬,非要弄得人家鼻子发痒皮肤过敏,生怕别人不知道。
而是叶落归根,隐回自然,融入泥土,无声无息地滋养万物生长。
通透敞亮是秋的气度。秋高气爽,天朗云淡。秋没有春的扬沙满天,呛鼻伤眼。秋不像夏那样艳阳高悬,灼脸刺目,让人几乎不敢抬头望天。秋也不同于冬那般雾霾笼罩,百米之内难以看清本来面目,还不得不护鼻捂嘴,恐受其害。秋则更加敞亮通透,苍穹之下,万米高空,目之所及一切皆一目了然,所以神舟发射、“嫦娥”奔月,多选在天朗气清、通透明亮的秋季实施。秋少了些许干扰顾忌,少了风沙毒雾强光伤身,尽可以痛快呼吸、自由伸展,尽可以拥抱自然、快意洒脱。一年四季各有其特,细细品之,通透敞亮着实为秋之特别气度。
美丽多彩是秋的真容。秋虽不及春的妩媚绚烂、夏的娇艳欲滴,但依然不失多姿多彩。瞧,火红的枫叶一坡坡,可与天空的云霞争颜色;金灿灿的菊花露笑颜,扮靓了这里那里的山洼洼;洁白的棉花一片片,黄黄的谷穗堆成山,如同披金戴银,农人们好喜欢。还有那胡杨掩映天更蓝,瓜果琳琅好似大珠小珠亮瞎眼。一句“暗送秋波”道出了秋的多姿与媚情。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一年四季各有其美,秋的美更丰盈、更健硕、更耐看、更殷实。我就不信,收获满满的秋,柔顺温婉的秋,清清朗朗的秋,多彩美丽的秋,又有谁能不热爱、不留恋呢!
作者:张广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诵读:一境,原名吴静,来自古城西安。陕西职工作协朗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碑林区朗诵协会主席,陕西省朗诵协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碑林区作协理事。愿以真挚待人情感传播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