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为官,步履神州施惠政
——王氏先贤仕途足迹考记
文/ 王忠蒙
在古代,为了确保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减少腐败现象,实施了严格的异地任职制度。明确禁止官吏在其本地及其邻近地区任命官员,担任公职,以限制地缘关系的干扰。
异地为官制度旨在减少因地域关系产生的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官员更能专注于职责,而不是地方利益。
扶风天度王氏家族的历史长卷中载,自宋以来,科贡绵绵,仕宦无穷。那些异地为官,步履神州,清廉执政,为国为民,且为家族带来无上荣光的事迹总是被浓墨重彩地记载。无论是族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步入仕途,还是因卓越贡献而受封赐赏。这些辉煌的历史瞬间都被一一镌刻,成为家族荣耀之象征!
纵观《扶风王氏族谱》“忠良”篇之记载,清官廉吏,爵秩显荣者,代不乏人,不胜枚举……
始迁祖 王曾,宋末自太原仕陕西武功县令。
四世祖 王世安,元末至正二年進士,甘肃庆阳知府。
五世祖 王克中,江西泰和县伊。
八世祖 王政,乡贡進士,开封府兰阳令、直隶广平府威县令、辽州同知。
九世祖 王义,明正德庚午举人,四川井研知县。
九世祖 王龙,举人。山西五台县令、阳曲县令、真定府通判。
十世祖 王纶,明進士。河北真定知县、监察御史、浙江参政。
十世祖 王柱,副榜,四川巴州训导。
十世祖 王綵,四川训导。
十世祖 王栋,明進士,职河北蓟州训导、太平教谕、定辽卫教授。
十世祖王缉,学官。入京参与纂修《雍大记》。
十世祖王绶,山西太原府临汾、阳曲县督厅任驿丞。
十一世祖 王衡,明举人,江苏广陵知县、河北保定府判。
十一世祖 王合,贡士,四川宜宾长宁训导。
十二世祖 王池,三原训导、山西平阳府教授、榆林靖边卫教授。
十二世祖 王蘭,明举人,直隶行堂教谕、四川安岳县令。
十二世祖 王大礼,贵州金县训导、四川名山县教谕。
十二世祖 王懋,陕西宜君教谕。
十三世祖 王国琏,河南武安知县。
十三世祖 王璜,河南罗山训导。
十三世祖 王㺬,明举人,安徽潜山教谕、国子学正,奉敕协修二十一史。
十四世祖 王秉鑑,明进士,河南郾城知县、通州道参政。
十四世祖王日宣,入太学授贵州敷勇卫,为对读官。
十四世祖 王焴,举人,澄城教谕、咸阳教谕、永昌卫教授。
十五世祖 王万方,副榜,河北衡水知县。
十六世祖 王豫嘉, 清顺治进士,翰林侍读。
十六世祖王同嘉,青海西宁县教谕。
十七世祖 王成德,清进士,山东观城知县、西安府儒学教授。
十八世祖 王正雅,福建瓯宁知县。
廿一世祖 王炳南,都阃府都司,光绪年间受命赴云南边境领兵,四品衔。
……
史料记载着王氏先贤昔日之光辉业绩。回眸历史长卷,追思忠良义士之丰功伟绩,令人心驰神往,肃然起敬,心潮澎湃,几多感慨!
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即是过去了很久很久!
开启被岁月尘封的往事,挖掘鲜为人知的故事,让历史风云冲淡的辉煌,重新焕发光芒!
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以“铁胆御史”王纶为代表的王氏先贤,诸如:王世安、王政、王龙、王棟、王衡、王蘭、王㺬、王秉鑑、王国琏、王万方、王豫嘉、王炳南等等。或御史、参政、知府、州同、或县令、训导、教谕……皆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或以直言忤权贵搢笏殿陛;或以奇才膺翰林篡修国史;或以循良抚氓吏励精图治;或以赤诚效朝廷明镜高悬。在朝为士,在野为望。为官则效忠国家,清正廉洁。为文则华章叠出,著述等身。
回想当年,王氏先贤肩负圣命,背井离乡,爬山涉水,不避艰险,风餐露宿,车马劳顿,足迹遍及神州大地。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蒙朝廷嘉奖,深受百姓敬仰!千秋伟业凿凿于谱谍,昭昭于史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
2024年10月14日于扶风天度村
【作者附言:王忠蒙,84岁,王氏二十三世孙。曾两次编修《扶风王氏族谱》。文学爱好者,系县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