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宜阳灵山寺
作者 翟施恩
洛河之畔灵山寺,
气与灵霄脉象通。
内有莲池连银河,
无计莲籽度众生。
天地同根,
万物同体。
十方世界皆因果,
斗转星移日月明。
(六十九点九米送子观世音塑像)
文中的 “河洛”,说的就是《河图洛书》中的这一洛河、亦称洛水。洛河虽然没有黄河、长江那么大、那么长,可她却是孕育华夏文字、文化,解宇宙神秘运行变化规律符号河图秘笈之河。人类自从有了这《河图洛书》便就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的社会生活。还有文中:“天地同根、万物同体,十方世界皆因果,斗转星移日月明”。这三句话让我们再次明白:“三藏十二部经典”中佛祖所谆谆教导我们的:芸芸众生是一家,日月星辰是一家。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阴阳交替、四季轮回时时刻刻在向着最美最好境界发展、变化、升华之真谛。
天下名山僧占尽,祖国的国土到处都是一样的美。在魏巍秦岭熊耳山脉锦屏山的山腰上,有着一座古老灵山寺院。说起灵山寺她原有三个名讳 :报忠寺 、凤凰寺 、灵山寺。三者名异体同。关于报忠寺、凤凰寺,我们暂且不说,今天就来说说灵山寺这一寺院的来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自从公元66年佛教传入中国,寺院就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每一座寺院的建造都是奉旨所建,且还有一定封地俸禄供养着,其间还有很多寺院都是在原来的祠堂、陵庙、苑上嫁接过来的。比如现江苏的 “大报恩寺”那是从 “阿育王塔”嫁接过来的。“白马寺”是在原来接待外国使臣使馆上嫁接过来的,还有石家庄的 “隆兴寺”那是在隋文帝时期的 “龙腾苑”上建造的。《宜阳县志》载:灵山寺的前身原是周代周灵王墓陵之所。周灵王陵园这个地方被改建成寺院后,很是灵验。后来人们又便将此寺就称作了灵山寺。灵山寺山俊水秀,四季郁郁,环境清静、清幽,寺中一切佛法建筑、礼仪、戒行与各地众寺院尽都大同。然而洛河之畔的灵山寺却有两个截然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凤凰泉莲花池。
就在寺院东侧有一如柱的甘露凤凰泉昼夜不息,曲之莲池孕育着那已有千亩的荷塘,而后入洛水汇东海,可谓是奇丽无比,美不可言,所孕育莲花也更是妙得不可思议。
淤根水身三光花,
根空身洁花难辞。
百花大境列仙班,
君舆诸佛肆柒天。
(千亩莲花池塘)
二、天然无极老母洞
在寺院东侧凤凰泉莲花池的上面,有一个天然的无极老母洞,又称老母造子洞。大凡是前来此洞求子祈女者,没有不灵验的。这也是世人要将此寺又称之灵山寺的大因之所在。前来此洞求子祈女者,那是有求必应,旷谷音回。以至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前来求子祈女者,报恩还愿者,络绎不绝,川流不息。单从“伍子胥保娘娘老母洞祈子,福昌阁还愿”这一民间传说算起,至今也真不知这位老母在此洞为千家万户造了多少童男童女,延续了多少人家的香火,繁衍了多少人类后裔之所,从而使天地间才能有今天如此之美好……
(天然无极老母洞大殿)
不变是暂时的,变是永恒的,万变不离其宗。然何者是宗,宗在何方。宗在东方,宗在华夏中原。祝愿洛河之畔宜阳灵山寺在复兴中国大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春风里,也必定更会是以:佛心、众生心、佛法无边、智慧如海、有求必应、旷谷音回,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加美好,日月星辰更加光辉灿烂……
(千年银杏树)
(上恒下率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