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76)
魏宝珍智闯敌关卡
1941年7月,清河、胶东、鲁中三大抗日根据地的联系通道,由公开的交通站改变为秘密的地下交通线后,淄西交通线上临时找不到可靠的交通员,淄川县公安局长晏兴堂就叫他的爱人魏宝珍(时任淄川县妇救会宣传委员)专作这件事情。
晏兴堂给魏宝珍策划的具体行动方案是:
扮作往来茶叶口和千峪村经商的女小商贩,每逢西关集的前一天到马棚邵大娘家的交通站住下,第二天随赶集的人下来,下午再随东山里赶集的人到淄川工委,取得联系了解好情况后,到下一西关集、再随东山里赶集的人下来,下午再随西山里赶集的人回马棚到邵大娘家的交通站住下,第二天回到地委。
就这样,从杨集到莱芜茶叶口,机智灵活的魏宝珍不顾生命危险,专心做起了从事我党地下工作的秘密女交通员。

马棚村邵大娘秘密交通站旧址
从1941年开始,中国军民抗日斗争进入到最艰苦的时期,淄川各地党组织,遭受到敌人的严重破坏。从鲁中根据地到渤海根据地、胶东根据地的淄东主要交通线,全部被日伪军封锁、切断。淄西通道处于日伪军层层据点威胁之下,成为仅剩的一条秘密交通线,魏宝珍自然深知特殊困难时期的重大责任。
魏宝珍经常机智勇敢地出没于马棚、肖庄、藏梓窝、千峪等地,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传送情报,同邵大娘等战斗在特殊战线上的同志们一道,默默地为保证地下交通线畅通做着贡献。
时光匆匆,暑往寒来,转眼到了1941年的冬季。
这是一个特别寒冷的日子,天刚蒙蒙亮,住在马棚村邵大娘家里的魏宝珍便动身前去执行传送秘密情报的任务。
魏宝珍走出邵大娘的家门,留心观察周围,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便出了马棚村,沿河向北,走上通往滴水泉的那条坎坷不平的山沟小路。

马棚村村北头
魏宝珍正急匆匆地赶路,突然听到身后有人跟行的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藏梓窝村一个姓韩的人跟在后面。这家伙鬼头鬼脑,人送绰号“韩坎子”。
原先韩坎子曾经找过魏宝珍的丈夫、淄川县公安局长晏兴堂,想在公安局里面谋一个差事。晏兴堂非常了解韩坎子,知道此人不务正业,连偷带摸,为人极为刁滑,在民众中名声不好。这样的人品,怎么能允许他加入中共淄川县公安局呢?
韩坎子见靠拢共产党无望,便秘密加入了汉奸队。就对晏兴堂及其家人怀恨在心,时时处处想着谋害晏兴堂及其家人、破坏中共党的组织。
魏宝珍看见韩坎子跟踪而来,知道他不怀好意,便没有声张,装作若无其事,但脚下却加快了步伐。韩韩坎子急急忙忙赶上来,装模作样地说要跟着魏宝珍一块儿回家。

妇救会干部 魏宝珍
魏宝珍有着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意识到接下来可能要有一场较量。她一边走一边以言语应付着韩坎子,警惕地与韩坎子拉开一定距离。
魏宝珍掂记着县委领导的嘱托,知道这个紧急情报不容出现任何闪失。虽然心急如焚,却又不得不表面显示出平静。
在寒风刺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韩坎子如果扑上来强行搜身就会把情报搜走。自己一个孤身女子,根本没有办法对付韩坎子的强蛮耍横。魏宝珍走着走着,发现路旁有一个茅厕。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神情自然地对韩坎子说:
“你头里走吧,我方便一下。”
韩坎子先是一愣,接着也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慢步向前走去。魏宝珍走进茅厕蹲下身子,迅速用随身携带的针线将密信缝进棉裤内侧,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走出茅厕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韩坎子已经在前面停下脚步等着她,眼神里面充满了疑惑和警惕。
魏宝珍继续赶路,拿定主意要甩掉韩坎子。否则,去淄川千峪送情报的任务就难以完成。她知道韩坎子是一个狡猾的汉奸,不想点儿办法不好对付。
临近滴水泉村时,魏宝珍对韩坎子说:“俺有个亲戚住在这儿,顺便去看看。你先走吧!”

滴水泉村
韩坎子也怕自己露了马脚,偷鸡不成蚀把米,只好悻悻地先往前走。他边走边回头看,那神情像是在告诉魏宝珍:反正你也飞不过去,到了淄川咱再说。
魏宝珍甩掉了这块绊脚石,放松地走进村子里。她串街过巷,绕村路转圈子。盘算着韩坎子已经走远,就出了滴水泉庄顺着小路向淄川走去。同时,她也做好了应付一切突发情况的思想准备。
汉奸韩坎子赶到淄川,向其上司报告了跟踪魏宝珍的情况。然后,又得意洋洋与其他汉奸把守在进入淄川城的必经之地,密切注视着往来行人,寻找着魏宝珍的踪影。
魏宝珍按照任务要求,要先到淄川城里去找一位姓于的交通员。当她走到西关大桥时,守候在桥头的敌人突然蜂拥而上,对她进行盘问搜身。几个日本兵恶狠狠地拆散了她的头发,又把她的口袋、裤腰、鞋子搜了一个遍,但没有搜出任何东西。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淄川西关大桥
气极败坏的敌人不甘心,也不死心,竟然毫无人性地要求韦宝珍脱下裤子。为了保住密信且不失雅观,韦宝珍急中生智装出万分惊恐和羞怯的样子,机警地弯下腰解开扎腿带子,把头发披散开来,两眼直勾勾地瞪着敌人,身体东倒西歪,又说又唱,大吼大叫起来:
“唉呀,不得了啦!大家都来看啦!他们欺负女人啦……”魏宝珍发疯似地挥舞着扎腿带子,拼命去套面前的敌人。
敌人见此情形都惊呆了,为首的刚要上前抓她。忽然有人说道:“她吓疯了,赶快躲开!” 敌人乱作一团,有的抱着头,有的弯下腰,一个个狼狈躲闪。躲在一边的韩坎子,急忙凑上前来,叫道:“她装疯!她是晏兴堂的媳妇,不能让她走了!”
魏宝珍一看事情不妙,便冲过去照着韩坎子的脸上就是一记耳光,破口大骂:“你娘才是跑堂的媳妇!我叫你这婊子养的胡说!”接着,抓着韩坎子的脑袋狠狠地撕扯。韩坎子吓得连连后退,其他敌人也趔趄着退缩。魏宝珍借机以疯疯颠颠的样子,快步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敌人在她身上没有搜到东西,又听她骂出“跑堂的”3个字,面面相觑,迷惑不解,不得不由她走。
韩坎子一时无法说清楚,又怕惹怒日本兵自己吃不消,也就不敢再吭声了。魏宝珍机智地躲过敌人盘查,继续装作发疯的样子进了淄城。她躲进一条偏僻小巷整理好头发和衣服,按照计划与城里交通员取得联系。接着,她疾出城东门,绕村庄,过小河,躲岗哨,避盘查,风尘仆仆把密信送到千峪村,完成了传送情报的任务。
注:本文节送自公众号《军旅原创文学》张敦金同志的“淄西通道”一文,略有修改,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