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顺口溜里的聊斋故事之《促织》
精华热点
顺口溜里的聊斋故事之《促织》
来源:淄水流韵
明朝宣德年间至,皇室盛行斗蛐蛐,
陕西本地无促织,征收要向民间取。
当地有个华阴县,县官巴结他上司。
选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让它展斗技。
显示出了好本能,于是责令他供给。
县官派给各乡里,好闲之人捉促织。
捉到好的细心养,抬高价格当珍奇。
等待高价来出售,忙坏乡里坏差役。
借机摊派多费用,闹得百姓家破离。
县里有人叫成名,长考秀才为中第。
为人拘谨寡言辞,安排担任此差事。
想尽办法没摆脱,不到一年赔宅地。
正好碰上征蟋蟀,不敢勒索乡邻里。
但是没有抵偿钱,忧愁苦闷要寻死。

他的妻子对他说:死不解决啥问题。
不如自已去寻找,也许还能有万一。
成名认为话很对,早出晚归寻找去。
提着竹筒丝织笼,破墙脚下荒草地。
掏地洞子挖土石,各种办法都尽使。
大的没有捕捉到,捉到弱小两三只。
县官定了限期到,大小衙役来追逼。
几日被打百板子,两腿打得血淋漓。
不能下床捉蟋蟀,躺在床上想寻死。

村里来了驼巫婆,能借鬼神卜凶吉。
成名妻子备礼钱,前去村里请巫师。
人来人往挤门口,白发婆婆红颜女。
成名妻子进屋里,只见暗室拉帘子。
帘外摆着香火案,求神之人上香纸。
善男信女拜又拜。巫婆一旁祷告之,
嘴唇一张又一合,不知说些啥东西。
大家肃敬站着听,不一会儿丢张纸。
上面写着求神签,没有丝毫啥差异。
成名妻子案放钱,烧香跪拜半小时。
帘子动了纸抛落,拾起一看不是字。
上面绘着一幅画,当中绘着大院寺。
后面殿阁山脚下,横着一些怪状石。
长着一丛山荆棘,一只蟋蟀伏那里。
旁边有只癞哈蟆,看着样子象跳起。
展开看了一阵子,不懂画的啥意思。
看到画上有蟋蟀,正跟自己心求事。
纸片折叠装起来,交给成名看仔细。
成名反复细琢磨,莫非给我指路子?
细看图上那景物,村东佛阁很相似。

于是忍痛爬起来,扶着拐杖向外去。
拿图来到寺庙后,一座古坟高隆起。
沿着古坟向前走,只见块块怪异石。
好象鱼鳞排列着,真象画中那样的。
于是草中慢慢走,好象在找小米粒。
各种办法都用尽,结果还是没踪迹。
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哈蟆跳过去。
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追它不差迟。
蛤蟆跳入草丛中。跟着蛤蟆寻蛐蛐。
分开丛草去寻找,一只蟋蟀趴荆棘。
急忙过去扑捉它,蟋蟀跳进石洞里。
他用细草来撩拨,蟋蟀就是不出世;
又用竹筒取水灌,蟋蟀这才出洞里。
形状极其美健壮。追赶抓住看仔细。
蟋蟀个大尾巴长,青色脖项黄色翅。
成名心里特高兴,装上回家用笼子。
全家共同来庆贺,把它看得胜宝玉。
装在盆里喂养它,爱护尤嘉到极至。

只等到了限期日,送到县里缴差使。
成名有个小儿子,年刚九岁不懂事。
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那盆子。
蟋蟀一下跳出来,快得捕捉来不及。
等到抓到手里后,蟋蟀腿掉破肚子,
不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只哭泣。
哭着告诉他妈妈,妈妈听了面色异。
大惊说儿是祸根,今天就是你死期!
爸爸回来会算帐,孩子哭着离家去。
成名回来不多时,听了妻子话悲戚。
全身好象盖冰雪。怒气冲冲找儿子。
儿子无影亦无踪,不知逃到哪里去。
后来井里找到他,孩子已经没了气。
于是怒气化悲痛,悲伤欲绝呼天地。
夫妻二人对流泪,屋里没有炊烟气。
面对面的不说话,不再有一点生趣。
直到傍晚天黑时,拿上草席埋孩子。
夫妻走近一摸子,还有一丝微气息。
他们把他放床上,苏醒过来半夜里。
二人心里稍宽慰,孩子神气呆呆的。
气息微弱想睡觉,可怜成名这孩子。
成名回头看空笼,急得还是憋闷气。
话也一句说不出,不把儿子放心里。
从早到晚至黑夜,眼睛也没闭一闭。
躺在床上直发愁。一直躺到日升起。

一天听到有叫声,吃惊起来看仔细。
那只蟋蟀仿佛在,急忙起身去逮之。
蟋蟀跳得非常快,一跳就是好几尺。
他用手掌罩住它,手心空荡没东西。
两手刚刚要举起,却又远远地逃离。
成名急忙追逐它,转过墙角不知去。
东张西望四下找,看见蟋蟀趴墙壁。
成名看它个短小,不象先前那一只。
成名因它个儿小,继续寻找不放弃。
这时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衣袖子。
形状象狗大长腿,长的一双梅花翅,
觉得好象还不错。高兴收养献官邸。
但是心里不踏实,怕不合那县官意。
他想试着斗一下,看它怎么来应敌。
村里多事一少年,养着一只大促织。
给它取名蟹壳青,跟他争斗都败绩。
他想留着这蟋蟀,居为奇货牟暴利。
随机抬高大价格,但是没人来买取。
一天少年找成名,看到成名那蛐蛐。
只是掩口偷偷笑,取出蟋蟀放笼里。
那只蟋蟀长又大,成名自己不敢比。
少年坚持要争斗,成名心里没兴趣。
心想这个小东西,不如让它比一比。
换得一笑了此事,放在一个斗盆里。
蟋蟀趴着不感动,呆呆地象个木鸡。
少年见状又大笑,猪鬃撩拨蟋蟀须。
蟋蟀仍然不敢动,少年笑声又响起。
蟋蟀突然动大怒,冲上前去开搏击。
腾身举足彼此扑,大声叫唤振翼翅,
只见蟋蟀跳起来,张开尾把竖起须。
口咬对方粗脖颈,少年分开斗停止。
蟋蟀抬头振羽翅,吱吱鸣叫很得意。
好象打了大胜仗,成名这时心大喜。
两人在此正观赏,突然窜来一只鸡。
直向蟋蟀啄过去。成名吓得尖叫起。
幸亏没有被啄中,蟋蟀一跳有几尺。
鸡又大步紧追逼,蟋蟀差点成鸡食。
成名不知咋救它,急得两脚直跺地。
忽见鸡伸长脖子,到了跟前看仔细,
原来蟋蟀蹲鸡冠,用力叮着不放弃。
成名越发之惊喜,捉下放在笼子里。
终于熬到献期日,成名献给县官邸。
县官见它个头小,上来就是一顿批。
成名讲述有本领,县官不信当众试。
经过一番大拼比,所有战斗都胜利。
然后试着和鸡斗,鸡也对它无计使。
于是成名得奖赏,蟋蟀献给上一级。
巡抚也是特喜欢,金笼装着献皇帝。
并且上了一奏本,本领叙述很详细。
蟋蟀到了皇宫里,大战全国众促织。
没有一只占上风,大获全胜没得比。
每逢听到琴瑟声,按照节拍当舞曲。
皇帝更加喜欢之,大家越发觉出奇。
下诏赏赐给巡抚,巡抚好处没忘记。
县官以此而闻名,免了成名的差役。
然后嘱咐主考官,中了秀才有名气。
大约过了一年多,成名儿子复原气。

他说变成一蟋蟀,轻快好斗善搏击。
现在刚刚苏醒来,家里得到多赏赐。
不到几年有楼厦,一百多顷好田地。
成百上千头牛羊,每次出门着貂皮。
骑上高头骏马驹,比当官的还阔气。
异氏最后道仔细:皇帝偶尔用东西,
未必用过就忘记,下面执行按惯例。
加上官吏行乡里,家破人亡家破离。
一举一动在皇帝,都和百姓有关系。
上行下效遵规则,人命关天不忽视。

成名因官而贫穷,又因蟋蟀而得意。
穿上名贵大皮衣,坐上豪华宝马驹。
当他受罚当里正,哪里想到这境遇。
老天酬劳忠厚人,自古至今是天意。
一人得道成仙人,鸡狗都可登天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