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树
作者:蒋勋
在河边散步,看到沿路种了一排栾树。
这几年城市里许多街道采用栾树做行道树,有人特别强调是“台-湾原生种栾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过去并不多见。《山海经》《白虎通》这些古籍里都有栾树的记载,但大约两千年前的文字,描述笼统暧昧,很难断定是不是同一种植物,或者只是同名而异物。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有“栾华”一项,讲得比较详细:“栾华生汉中川谷,今南方及汴中园圃间或有之。叶似木槿而薄细。花黄似槐而稍长大。子壳似酸浆,其中有实如熟豌豆,圆黑坚硬。五月六月花可收,南人以染黄,甚鲜明。”
台-湾的栾树也是开黄花,花期不在五月,而是在十月入秋之后。
我散步的时候,低头看到地面铺满一片细碎的黄色落花,抬头看,才发现是一排栾树。绿色的树梢迎风摇曳,顶端正盛放着一丛一丛黄色的花。每一朵花只有小指尖大小,细细的黄色花瓣,花萼一点红。颜色鲜艳,但是因为细小,并不明显。一簇一簇,从茂密的绿叶丛中升起,不仔细看,会误以为是刚抽长出来的嫩黄新叶。每年十月,栾树开花,青黄交错,许多人都错过了它的花季,直到从树下走过,看到遍地落花,才惊觉到栾树的花期已过,花落处已萌生了疏疏落落几颗艳红的蒴果。
和容易被错过的黄花相比,倒是栾树艳红锦簇一般的蒴果引人瞩目。十月中旬以后,像火一样在栾树顶端燃烧起来的艳红色,红绿相衬,颜色对比,特别醒目,使人驻足,使人流连徘徊。有人以为那红色的蒴果就是栾树的花,在树下叫着:“栾树开花了!”呼朋引伴来看,也有人瞪了那人一眼,纠正他说:“不是花啦!是蒴果。”
黄色的花,夹在青绿色的叶子中,青黄产生谐和,色调不强烈;艳红色的蒴果和青绿一对比,红色却立刻跳了出来。栾树的蒴果比花更受到注意,恰好用的是色彩学上的对比法。
十月走过有栾树的街道,一簇簇像火燃烧的艳红蒴果,高高盛放在绿树顶端,像一顶华丽绚烂的冠冕。栾树的叶子狭长,像桃叶而略宽,叶缘有锯齿,两片两片叶子互生,枝条向四面纷披垂下,越发衬出蒴果向上簇拥在顶端的华丽热闹。连续几年观察栾树,每到十月初,就不会错过栾树的花期。站在树底下,仰头看树叶丛中抽出一簇一簇的花,害羞谦逊的花,好像对自己这么不像花充满了歉意,好像要努力把自己隐藏起来。花期也很短,没有几天,秋风一起,黄色细碎的花片一瓣一瓣掉落,在地面随风翻飞,不多久就无影无踪了。
十月中旬前后,花陆续飘落,花落处,在花蒂的地方生出一枚蒴果,艳红色,三瓣三棱,像一枚小小杨桃,把瓣膜打开,里面密藏着一粒一粒圆圆的黑色种子。没有落尽的黄花,搭配着新结成的红色蒴果,衬托在一片绿叶丛中,叶绿花黄果红,层层相映照,使南方热带的岛屿也有了些许秋意。
二〇〇三年十月二十日
朗诵 王宏(网名惊鸿一瞥),有声语言爱好者,曾任国企播音员,热爱朗诵,喜欢旅游,在诗与远方中用声音诠释文字的魅力,用真诚演绎岁月的故事,在唯美的诗句和旋律中,做一个真、善、美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