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兵团七十华诞
文/戴恭义/新疆
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十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说,这七十年却是一部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在兵团七十华诞之际,让我们怀着崇敬与感恩之情,礼赞这片充满奇迹与希望的土地。
新疆,那是一片广袤而神秘的大地,有着壮丽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和璀璨的绿洲。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是祖国西北边陲的忠诚卫士,是建设边疆的主力军,是民族团结的典范。
回首七十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为了巩固边防、建设边疆,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新疆。他们怀揣着理想与信念,告别了亲人和家乡,踏上了这片陌生而充满挑战的土地。他们不畏艰难,不惧困苦,以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安营扎寨,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那时的新疆,自然条件恶劣,物资匮乏,生活艰苦。但兵团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战天斗地,披荆斩棘。他们住地窝子,喝涝坝水,吃粗粮,干重活,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在戈壁滩上开垦出了一片片绿洲,建起了一座座农场和工厂。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部部壮丽的创业史。
兵团人的奉献,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创造,更是精神上的传承。他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到了每一寸土地、每一项工作中。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边疆的稳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的奉献精神,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边疆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奋勇前行。
在兵团的发展历程中,艰苦创业是永恒的主题。兵团人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他们在沙漠边缘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他们在荒原上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他们在戈壁滩上建起工厂,发展工业经济。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开拓进取是兵团人的鲜明特征。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他们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他们加强与内地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他们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为兵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兵团的七十年,是民族团结的七十年。兵团人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积极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他们与当地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建设美丽家园。他们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深刻内涵。
在兵团的大地上,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兵团人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娱乐,共同分享着生活的喜悦和幸福。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了一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在兵团的学校里,各族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兵团的医院里,各族医生一起为患者服务,共同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在兵团的社区里,各族居民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兵团的七十年,也是文化繁荣的七十年。兵团人在艰苦创业的同时,也注重文化建设。他们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了兵团人的生活和精神风貌。他们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为职工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服务。
兵团的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它融合了中原文化、边疆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这种文化,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着广泛的包容性。它是兵团人的精神家园,是兵团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兵团七十华诞之际,我们回顾历史,感慨万千。兵团的七十年,是一部奋斗史,是一部奉献史,是一部民族团结史,也是一部文化繁荣史。兵团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继续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推进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我们相信,在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兵团人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定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祝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明天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礼赞兵团七十华诞,为兵团的发展加油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