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同学
文/林晓军
离开会场,姜志青回到办公室,关上门,靠在沙发上。
刚刚结束的反腐倡廉会议,他在台上发言,正说到“——提高自身素养,增强防腐拒变能力,筑牢思想防线,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诱惑和侵蚀——”的时候,裤兜里的手机轻微振动。
发言结束,姜志青回到座位,掏出手机,一个未接电话,看见熟悉的名字:文清。还有一条短信:“老同学,还记得我吗?你还住老地方吧?晚上过去拜访,方便吗?”
大学时,他给同班的文清写过情书,送过小礼物,最终一次牵手都没有成功。工作后,他收到一张请柬,文清和同班的张志超结婚了。张志超外形俊朗,社交能力强,很受男女同学的欢迎。反观自己,外貌平凡,性格内向,两相比较,志青输的心服口服。大学毕业后,文清夫妻去了广州倒腾服装,后来转行做起电子商务,再后来就没有了消息。几年前,大学同学组织了一次聚会,印了几十本通讯录,姜志青记下了文清的电话,却始终没有联系。后来,志青结婚生子,从科员做到了科长、副局长,再到现在的局长,手中有权,找的人更多了,他知道文清夫妻有事相托。
晚八点,门铃响了,妻子开门,门口立着一位女子,手里提着一个红礼盒和一个纸袋。
“哈哈,你还是那么漂亮!怎么想起看老同学了?快请进。”
“姜局长,要不是提前说一声,走在大街上,你可能都认不出我了吧。”文清边说话边拖鞋进屋,手里礼盒和纸袋放在地上。姜志青妻子端来茶水后就回房了。
姜志青端详文清,曾经的梦中情人,依然美丽不减,双眼依然荡漾着温情,不同的是记忆里的长发变成了干练的短发。
“别这么看我了,都成老太婆了。”文清接受着姜志青的近距离的目光。多年的沉浮早已将她培养得成熟稳重,不慌不乱。今天有求于他,更要表现得自然大方。脚边的礼盒是志超家乡的红蜜柚,纸袋里,明目张胆地裹着十万现金。之前和丈夫商量是送卡还是存折,最后还是选择现金。
“他要是拒绝怎么办?”提着这么多的现金看望老同学,文清心里还是有些发虚。
“这就要看你这个老情人的魅力了。”丈夫说笑道。
两人寒暄几句,文清说了来意:“志超现在的情况你可能也听说了,如果能在本地市场打开局面,就能度过难关,希望老同学帮帮忙。”
看着文清脚边,红蜜柚礼盒旁的纸袋,沉甸甸的,普通而神秘。没猜错的话,一定是现金。这个尺寸,应该有大几万,能收吗?肯定不能。你要怎么拒绝?
妻子从房间出来,手里提着一个空纸盒,姜志青眼睛一转,有了办法。他叫住妻子,起身在耳边说了几句。妻子看了一眼文清,转身回房间。
“老同学,今天你来,我已经很高兴,你怎么还这么见外。”他收指了指地上的纸袋和盒子。
“这是志超老家的特产红蜜柚,不值几个钱。这个嘛,”文清提起那个纸袋又放下,说:“志超交代,一定要收下。”
“柚子我可以收下,那个——”姜志青也手指了指那个纸袋:“请一定带回去。”见文清还想坚持,姜志青摆了摆手说:“老同学,我不怕告诉你,自从坐上这个位置,我是胆战心惊,小心翼翼。”想起上午自己在会场上,对着台下一百号人的发言,姜志青语气更加坚定:“这个纸袋今天如果留在这里,就是害我,这是真心话,也是大实话。”
随着姜志青的声调不断严肃提高,文清的神情也认真起来,眼里也收起了柔情。
“自从当上局长,找的人越来越多,我老婆,你嫂子,都怕我出事,天天盼着我退休,你说好不好笑。”姜志青看见文清脸上露出的沧桑,心一软,随后又收紧,说:“今天能见面,我很高兴,志超在商场上打拼多年,也不容易,有时间见面聊聊。这盒蜜柚我收下,我送志超一个小礼物,去年在安徽开会,买了一方砚台,几支笔,一直没有开封,今天转赠老同学,让我们做君子之交,你看好不好?”
“老同学,别说了,我都了解。志超也是遇到了困难才想到了老同学,”文清已经一脸正色,起身道:“回去我跟志超好好说说,让他有空练练书法,陶冶陶冶情操。”
“陶冶情操,哈哈,好,这样好。”
作者简介:
林晓军,男,1969年生。1992毕业于福建省闽江大学中文系,2015年完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系专业毕业,现在省属事业单位担任行政工作。作品散见地方报纸。曾入围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其中《官迷》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