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城蝶变景色新
作者:淡墨留痕
在《诗经》的开篇诗作《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描述,这里的“雎鸠”是一种水鸟,也叫鸠兹鸟。芜湖因鸠兹鸟而得名“鸠兹”。鸠兹鸟在湖泊边唱着动听的歌儿,代表着芜湖人民积极向上、快乐生活的价值观。水中的芜藻悠悠地摇曳着绿意,更加凸显芜湖市的发展建设生机勃勃,春光明媚。
皖江涌春潮,有出水蛟龙化大桥。当满载的列车从江水滔滔的芜湖长江大桥上呼啸而过,当客运汽车、货车行驶在宽阔的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上,你可曾想到昔日“过江”是何等的艰难与不易?念犹记,雄师百万,声震云霄。仰望大桥,那是几代人生生不息的心愿,无数刻骨铭心的故事,凝聚成中流砥柱,擎起巨龙的形象,书写了母亲河上如火如荼的岁月诗篇。
铁到芜湖自钢。漫步芜湖,惬意行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耳畔似乎回响着历史的深邃乐章,干将铸剑的铿锵有力声,繁昌窑中制陶的沉稳节奏声,南陵大工山冶炼铜矿的炽热喧嚣声。眼帘之中,仿佛映现出鲁肃、周瑜各领风骚,操练水军的壮阔场景,曹魏、孙吴大军屯田忙碌,一年三熟的水稻丰收景,似画卷般展开。
芜湖,半城山半城水,古韵犹存,新景频现,风采翩翩。神山、赭山、天井山,山山叠翠;镜湖、奎湖、龙窝湖,水韵悠悠;漳河、西河、永安河,波光粼粼;长江、青弋江、水阳江,浩浩汤汤;广济寺、双泉寺、西九华寺,寺寺清幽。
走在芜湖街头,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从古代悠然迈入到了现代。这里,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又充满了现代都市生活气息。我被那阵阵香气迷住。开城米饺,色泽金黄,香脆可口。无为板鸭,肉质鲜嫩,醇香味美,驰名全国。严桥李老奶奶花生米,酥脆爽口,回味悠长,老少咸宜,也是小酌几杯下酒的最好美味。芜湖小笼汤包,皮薄馅嫩,汤汁浓郁,实乃早餐必吃之佳肴。每一种美食都在吸引着我的味蕾,令我垂涎,欲罢不能。耳边传来了动听的声音,那是无为庐剧的唱腔。伴随着悦耳的曲调,上演的是无为开城鱼灯和赫店陡岗板龙灯的非遗技艺,锣鼓阵阵,鞭炮声声,祈福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来到中山路步行街,那入口处的花钟,那宽阔平整的路面,那郁郁葱葱成排的棕榈林,那揽湖入街、湖中高大的音乐喷泉,那特意为市民纳凉而设有台阶的世纪广场、壮观的瀑布叠泉,那可供演艺、歌舞和健身活动的下沉式广场,那乔木、灌木和草坪装点的绿地,还有那流光溢彩富有西洋风格的建筑,真是令人美不胜收!
走进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但见满载货物的箱子,持续不断地从流水线上传输过来,一位身穿黄色衣服的“工人”,不知疲倦地将箱子堆放整齐。一批箱子运走,又一批箱子被堆放整齐,如此反复操作。“工人”24小时工作不休息,不会向老板讨价还价,其实“他”是一台码垛机器人。从研发、生产机器人到使用机器人从事生产经营,从忙碌的车间到温馨的家居生活,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好助手。
放眼长江,观芜湖南北,芜湖奇瑞自主创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出口至多个国家,为芜湖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无为比亚迪、高沟电缆,实力呈现;芜湖市数字馆和政务云中心,正发挥着新时代的功能作用;芜合高速、芜黄高速、岳芜高速,是交通运输大动脉;含金量、含技量、含绿量、人均量,位居全省前列;城市“西进、南扩、中提升”“一主两副”“一心四极”,蓝图已经构建;“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崛起,正在吹响号角。时来易失,赴机在速。自贸试验区、全域孵化区、航空货运全球枢纽港的平台搭建,芜湖港“两中心一枢纽”、商合杭高铁、芜宣机场,这些无疑给芜湖插上翅膀,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翱翔天际。
百里长江,如诗如画廊,芜湖长歌,韵起古今扬,未来华章再待放。
【作者简介】
张龙才,笔名淡墨留痕,安徽芜湖人,爱好文学,书法,喜欢过简单的生活,因为 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福。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了过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够尝出人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