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化人系列之十——岳父的厨艺
于 波

在我印象中,最早夸岳父厨艺好的是我二叔。我是1990年定的亲。当时,二叔和大哥从友谊农场到我的工作单位浩良河化肥厂会亲家。临走前,二叔对我未来岳父的厨艺啧啧称赞。二叔的青年时代是在省城度过的,爱喝小酒的二叔时常会下馆子解解馋,品菜的水平应该是不低的。
我的老泰山叫熊志远,河南驻马店人,是抗美援朝跨过江的化学兵。用他的话讲,三年的技术兵没白当。1987年我分配到浩良河化肥厂时,岳父在安全科负责气体防护工作。
做菜是岳父的爱好。他讲,爱喝酒的人嘴馋,没钱下饭店就得自己动手琢磨下酒菜。平时,有时间他把搜集的菜谱抄写在一个笔记本上,瘦长的字体工工整整地排列在本子上。那股认真劲不亚于他写安全教育讲义。我结婚后,跟岳父岳母一起生活。岳父除了给我一套《西游记》外,还送我一本《大众菜谱》。
女儿出生后,母亲从农场过来准备伺候月子,可热情的岳父岳母让我母亲没住几天就回去了。母亲说,你岳父太热情了,顿顿好几个菜把我当客人招待,我在这只是添麻烦。
同事们也是对岳父的厨艺大加赞赏。我结婚时,在家里摆了两桌,都是岳父的手艺。年长的老师跟岳父岳母在大屋一桌,我和媳妇陪年轻的同事在小屋的一桌。记得曲老师端着酒到我们小屋伏在我的肩上讲,你岳父绝对够三级厨师的水平。
岳父家有个规矩——周六都要家庭聚餐。每到周末,岳父就会和岳母商量菜谱,岳父会列出购买的清单。周六早上,我们还在睡懒觉时,岳母就去镇上市场采购了。有一次,我遇到买菜回来的岳母,顺手接过篮子,差点没接住,“这么沉!”我脱口而出。岳母笑着说,“没事,我走累了就歇会儿的。”当时,二姐家三口、我们家三口、岳父岳母、还有小舅子,一共九口人,确实得买不少菜。
老人在辛苦中想到的是子女的开心和幸福,自己的困难都是咬咬牙克服着。在我的记忆中,岳父岳母从没有支使我去市场买过菜。
岳父的菜谱里,例牌菜有四喜丸子和五香肉,因为这两个菜是二姐家的慧慧和我家的童童最爱吃的。还有炝芹菜丝,这道菜是岳父给自己准备的下酒菜。岳父说,芹菜降血压,我们老年人要多吃芹菜。主食水饺,这是岳母的最爱。岳父拌的馅是带皮的肉,他要花大把的时间清理残存的猪毛。饺子的个头也比一般的大很多。按我的体会,谈恋爱时,吃一个饺子得三口;结婚后,也得两口才能消灭一个。
我爱人说,母亲最爱吃带馅的。早些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亲也经常包菜馅的饺子或者包子。
岳父做菜是肯花时间的。早些时候的豆芽都是黄豆的,为了不降低凉菜口感,岳父都要把豆芽上的豆瓣一个一个掐掉。准备炝芹菜丝时,也要把焯过水的芹菜手工撕成细丝。我想,岳父是把工作上的一丝不苟带到生活中了。因为化肥厂的气体防护工作来不得一点马虎。
记得有一回,岳父岳母还有雅丽去佳木斯。我承诺,“晚上回来让你们吃上热腾腾的饺子”。结果,饺子上桌后,有好多破皮的。我是按着岳父包饺子的程序来的,效果怎么不同呢。岳父说,可能是你和面后醒的时间太短。确实,我怕时间来不及,压缩了醒面的时间,所以饺子皮没有弹性。看来,做饭也要用心啊!
我是有福之人,与岳父岳母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平时岳母做饭,周六吃岳父做的大餐。有了女儿后,两位老人又帮我们带孩子。
我观察他们最幸福的时刻,是晚饭后两个人坐在凉台的小板凳上抽烟、聊天。那画面时常会浮现在我的脑海。
重阳节到了,该给岳父寄钱了。
2024年10月10日于深圳市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