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爱”作者原声老师
爱莲大姐是军嫂,也是受人尊敬的网络好友。她的真诚、善良和大爱深深打动了我。谨将此篇散文,送给爱莲大姐,送给她的丈夫,送给她的家人。同时,送给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军人和军嫂!
——原声题记
“莲爱”
作者/朗诵:原声
她从小喜欢莲,喜欢莲的高雅圣洁,喜欢莲出淤泥而不染,或许是名字的牵引(李爱莲),她要把自己活成一朵莲。
当爱深深浸润在莲里,那朵莲便向她款款走来,于是爱莲便化作了“莲爱”(莲是“佛”的象征)。
“莲爱”是无私的爱,她把这种爱献给了父母;“莲爱”是纯洁的爱,她把这种爱献给了儿孙;“莲爱”是博大的爱,她把这种爱献给了军人——献给了穿军装的丈夫。
丈夫戎马二十三年,她为丈夫守候家园;
丈夫是技术尖兵,她是军嫂模范;
丈夫积劳成疾,她挑起了家庭重担;
丈夫瘫痪在床,她专心伺候在床前。
丈夫不能说话,她自创手语与丈夫交谈;
丈夫不能翻身,她定时为丈夫转换体位;
丈夫肢体僵硬,她每天都要给丈夫按摩;
丈夫不能坐立,她用柔弱的肩把丈夫扶起;
丈夫无法用餐,她就一口一口的给丈夫喂饭;
丈夫二便失禁,她像呵护孩子般为丈夫清身。
莲的品质在阳光中绽放;莲的风骨在风雨中益清;莲的性格在排浪中香远,并蒂同心,不蔓不枝。
凌晨两点醒来,她给丈夫饮水、倒便,暗夜里送来第一缕光;
早上五点,她给丈夫洗脸擦身,清冷中送来爱的温暖;
七点,她给丈夫吃药,心中充满了期盼;
八点,她给丈夫做早餐,餐中平衡营养;
九点,她给丈夫洗衣物,室内整洁清新;
十点,她给丈夫看视频,那是她为丈夫制做的精神大餐;
十一点,她给丈夫做午饭,午饭是丈夫最爱吃的饺子,20年来恒定不变。
下午,她要继续未完的呵护——拍背,按摩,揉腿,翻身……汗水模糊了双眼,可她仍微笑着用手势和眼睛与丈夫交流。
晚上,她常常把丈夫搂在怀里,抚摸着丈夫的脸,等他睡着了,自己才能安心入眠。
这是她普通的一天,二十年啊!二十年如一日,她根据丈夫的病情做出计划,她随季节的差异适时调整,她应丈夫的需要及时补充。
二十年一切都在变,唯独陪伴丈夫的心不变;七千多个日日夜夜,她静静地守护在丈夫的床前。 二十年,丈夫四次病危,她四次抢救,四次转危为安;腰累弯了,背累驼了,人累瘦了,她像一只永不停歇的陀螺,旋转、旋转、旋转……
她是在用自己的命把丈夫陪伴,在她眼里丈夫是英雄,是精神支柱,是她的天!
真心感动了上苍,“莲爱”延长了丈夫的生命;她用深情维护了为祖国作出奉献的瘫痪军人的尊严!
或许是榜样的力量,或许是基因的传承,或许是缘分的相聚,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全家人的孝敬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她是一朵莲:
用慈悲净化了心灵;
用圣洁纯美了人间!
原声老师
原声朗诵空间旨在释放正能量,抒发人生情怀,艺术再现生活。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将声音、文字、乐曲、图片,自然融为一体。抱朴归真,原(缘)声结友,以期心灵同频。
原声老师这篇散文《莲爱》深情地赞颂了李爱莲老师——我们的军嫂,她以无私、纯洁和博大的爱,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长达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间,李爱莲老师利用时间还参加了岳阳Dv摄像队,进行了系统的摄像学习。这是一般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却做到并超越,她的行为行动全释了一位普通女性的伟大魅力!
原声老师这篇散文我简要的理解:
一、主题思想:
散文以“莲爱”为主题,通过描写李爱莲对丈夫的深情照顾,展现了她的坚韧、善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歌颂了军人和军嫂为共和国作出的贡献。
二、人物形象:
1. 李爱莲:她具有莲花般的高雅圣洁品质,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坚定地守护着丈夫,成为全家人的精神支柱。
2. 丈夫:军人出身,因病瘫痪在床,但他在妻子李爱莲的关爱下,四次病危均转危为安,展现出坚强的生活意志。
三、艺术特色:
1. 比喻手法:将李爱莲比喻为莲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的美好品质。
2.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李爱莲二十年如一日的照顾丈夫,突显了她的坚韧与毅力。
3. 细节描写:详细描绘了李爱莲照顾丈夫的日常生活,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她的付出与牺牲。
四、传递正能量:
这篇散文传递了正能量,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莲爱》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散文,通过讲述李爱莲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军嫂的伟大和家的力量。
原声作者也是一位军人,让我们为军人的出彩写作,献上崇高的敬礼!🇨🇳 🇨🇳 🇨🇳 为伟大的军嫂李爱莲老师献上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