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书捐书,让爱流动
作者:超然
1)
凡是对文学艺术感兴趣的人,几乎都在探究“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这样的人生课题,换句话说,也就是“人活着的价值与意义”。对此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在我看来,我们普通人活着,只要能做到这两点就算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算是人生赢家:一是能为自己、为家人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或条件,二是能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爱心。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觉得我在第一方面做的不够好,媳妇和孩子对此也很不满意,嫌我把钱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不过我以为,自己能“为所爱而尽所能”,则无怨无悔。就拿我著书立言、自费出版图书并捐赠图书这件事来说吧!
2)
对文学及其有关阅读与写作的兴趣爱好,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喜欢组词造句或者说一段话,只要语文老师在课堂开展此类活动,我就积极举手力争抢在其他同学之前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好在多次赢得老师的肯定与赞赏;到了小学三年级、高年级以及初中、高中、中师,有了作文课,这对我来说仿佛如鱼得水、钟情有加,几乎每次写出的作文都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褒扬以至在课堂上宣读推介。
中师毕业后,我当了一名乡村教师。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坚持在岗进修,参加陕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主考院校是西北大学),为我的阅读与写作奠定了雄厚的文学基础。做语文教师10多年,从未忘记自己的兴趣爱好,跟学生们同步写作文,给学生做示范,取得了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的好效果,与此同时,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参赛获奖。2010年,我把自己从教20多年撰写的论文,由《蓝田文学》编辑部结集出版成论文集《教坛拾贝》(印刷2000册)。
当我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以后,从2009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涉及到诗歌、散文、杂文、随笔以及报告文学、中短篇小说、文学评论等体裁,迄今累计百万多字。2014年,由西安出版社出版文学作品综合集《文苑撷趣》(印刷2000册);时隔10年,即2024年,又由环球出版社先后出版小说散文合集《岁月留痕》(印刷500册)、诗歌集《诗风鹏韵》(印刷500册)。
3)
那怎么对待自己业已先后自费近10万元人民币出版的四部五千册书呢?我曾焦虑过、尴尬过、难堪过。按每部书的标价销售吧,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名家名作几乎都在书店的书架上摆着而被冷落;降价便宜处理吧,我又不忍心;作为家里藏书吧,不能藏那么多,每部书藏个百余册就足够了……另外,在互联网时代,喜欢读书的人不多,中老年人之中还有一部分人,而青少年则热衷于线上搜索浏览。于是,我灵机一动、心生一计,那就是免费赠书,让自己以及自己的书有尊严地出现在多种场合、拥有广泛的读者,让自己的兴趣爱好真正地流动起来、供大家分享。
我曾把一部分书捐赠给亲朋好友,或者全国各地的文友;又把一部分书捐赠给我当年求学或从教的学校的图书室,或者大专院校的图书馆,或者蓝田县城的文明驿站、档案馆和图书馆乃至古都西安的读书屋……截止目前,业已出版的四部书五千册几乎全部捐赠出去了,仅剩四部书五百余册存放在家里,准备留给子孙后代。
如今,我的心很坦然很欣慰,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喜事和大事!
最后赋诗一首《著书捐书,让爱流动》:
如烟烦事随风散,心底无私天地宽。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著新篇。
斟词酌句谱力作,赋诗撰文呈媒传。
笔耕码字超百万,出书四部册五千。
捐赠图书谋多元,以文传道了夙愿。
让爱流动圆国梦,老夫喜作黄昏恋。
写于2024.10.15
【作者简介】
超然(笔名),实名郝文鹏,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陕西省蓝田县九间房镇桐花沟村人。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中级语文教师,从教36年,曾任初中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曾结集出版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坛拾贝》。2009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拥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近200万字,散见诸多纸刊和网媒,并结集出版文学作品综合集《文苑撷趣》、小说散文合集《岁月留痕》、诗歌集《诗风鹏韵》。现为蓝田县退休教师,世界汉语作协.诺贝尔文学研究院终身院士、世界诗歌作协.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理事、中国CCTV央视新闻官网客座教授,世界文学联盟.名篇文学艺术网总部组织机构总顾问、名篇.金榜头条新编现代诗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也是诸多网媒文学组织的认证会员、签约作家、文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