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夫作品
☘️《 怀念田中国兄 》
那些年他看澡堂子
也长年累月的不洗澡
我和白天在池子里泡着
他穿着大裤衩子
蹲在池子边上
边抽烟
边拉呱
边搓灰条子
他抠抠鼻子眼
弹一下
胡子从鼻子周围冒出来
埋没了他
❊ ❊ ❊ ❊ ❊ ❊
🌹【吉特赏析】
《怀念田中国兄》描绘了一位朴实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田中国兄。通过澡堂子的日常场景,巧妙地勾勒出他随性不羁、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这位友人真挚的情感。语言质朴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亲眼见到那幕幕生活场景,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质朴的交往与温情。
🔸🔸🔸🔸🔸🔸🔸🔸🔸
亚夫作品
☘️《 二 姨 》
二姨七十多岁的时候
还能轻松抱起
她五十岁的儿子
给他翻身
洗澡
一起念百家经
三十多年了
她活成了一个多神论者
儿子呢
活成了一个婴儿
❊ ❊ ❊ ❊ ❊ ❊
🌹【吉特赏析】
《二姨》通过“七十多岁”与“五十岁”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二姨的超凡力量令人动容。故事中的“多神论者”与“婴儿”的比喻,深刻揭示了人物内心的信仰与依赖,既是对二姨坚韧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儿子纯真回归的温柔讽刺。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
🔸🔸🔸🔸🔸🔸🔸🔸🔸
亚夫作品
☘️《 踩死一只蚂蚁 》
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穿高跟鞋不行
有跟
穿旅游鞋不行
有花纹
光脚也不行
脚板不平
踩死一只蚂蚁
不处心积虑
还真不一定踩死
❊ ❊ ❊ ❊ ❊ ❊
🌹【吉特赏析】
《踩死一只蚂蚁》以微见著,巧妙地将日常小事提升至哲理层面。作品通过细致描绘踩死蚂蚁的种种不易,反讽了人类对细微生命的忽视与不经意间的伤害,提醒我们即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值得尊重与珍视。同时,也隐喻了生活中许多看似简单实则需精心对待之事,引人深思。
🔸🔸🔸🔸🔸🔸🔸🔸🔸
亚夫作品
☘️《 秤 》
现代秤
没有秤杆
也没有秤砣
多说有一秤盘
是东西呢
往那儿一放
不是个东西呢
往那儿一站
便知几斤几两
❊ ❊ ❊ ❊ ❊ ❊
🌹【吉特赏析】
《秤》巧妙地借“秤”这一传统工具,隐喻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事物及自我价值的衡量标准。通过“没有秤杆也没有秤砣”的现代秤形象,反映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同时“往那儿一放/往那儿一站,便知几斤几两”则深刻揭示了社会对人或事物快速、直接的评判方式,既讽刺了社会的功利性,也暗含了对自我价值复杂性的思考。
🔸🔸🔸🔸🔸🔸🔸🔸🔸
🔸🔸🔸🔸🔸🔸🔸🔸🔸
亚夫作品
☘️《 蚂 蚁 》
蚂蚁爬上了鞋子
我没理它
爬上了凳子
我没理它
爬上了肩膀
我没理它
眼下也只有它
认我这只肩膀了
❊ ❊ ❊ ❊ ❊ ❊
🌹【吉特赏析】
《蚂蚁》描绘了一幅人与微小生命共处的画面。通过蚂蚁逐步靠近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细微事物的忽视与最终的接受,寓意着生活中常被忽略的美好或困境中的陪伴。末句“眼下也只有它,认我这只肩膀了”,透露出一种孤独中的慰藉与反思,意蕴悠长,是对生命间微妙联系的一次温柔探索。
🔸🔸🔸🔸🔸🔸🔸🔸🔸
亚夫作品
☘️《 在独乐寺 》
我没敢拜佛
也没敢拜菩萨
佛和菩萨
刚刚镀了金身
❊ ❊ ❊ ❊ ❊ ❊
🌹【吉特赏析】
《在独乐寺》勾勒了作者在古刹中的微妙心境。诗人以“没敢拜佛,也没敢拜菩萨”开篇,透露出一种敬畏与保持距离的情感,仿佛面对神圣之物,内心充满了敬畏与自我反思。随后提及“佛和菩萨刚刚镀了金身”,既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辉煌,也隐含了世俗与神圣之间的微妙界限。
🔸🔸🔸🔸🔸🔸🔸🔸🔸
🔸🔸🔸🔸🔸🔸🔸🔸🔸
亚夫作品
☘️《 坐看云起时 》
看云人
起身走了
被看得一阵白
一阵黑的云
也起身走了
❊ ❊ ❊ ❊ ❊ ❊
🌹【吉特赏析】
《坐看云起时》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微妙互动的画面。诗中的“看云人”与云之间,似乎存在一种无言的默契与告别,人离,云散,寓意着世间万物皆有其时,相聚离散皆是常态。意蕴悠长,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之外的宁静与淡然。通过“一阵白,一阵黑”的云的描绘,更添几分变幻莫测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
亚夫作品
☘️《 雨 过 》
弘福寺的石阶上
几片落叶
透着绿
❊ ❊ ❊ ❊ ❊ ❊
🌹【吉特赏析】
《雨过》以简练的笔触描绘雨后弘福寺的静谧,落叶虽落却仍透绿意,寓意生机不灭,自然之美与禅意相融,画面清新,意境深远。
🔸🔸🔸🔸🔸🔸🔸🔸🔸
亚夫作品
☘️《 有人送春风 》
就有人赖在春风里
开花结果
❊ ❊ ❊ ❊ ❊ ❊
🌹【吉特赏析】
《有人送春风》春风不仅唤醒万物,更象征着关怀与助力。人们依偎其中,自得其乐,成长丰盈。一个“赖”字亦含有讽刺意味。
🔸🔸🔸🔸🔸🔸🔸🔸🔸
🔸🔸🔸🔸🔸🔸🔸🔸🔸
亚夫作品
☘️《 下山去 》
蚊子的
长矛
扎进皮囊里
鲜血
染红了矛头
老和尚才摸了摸头
下山去了
❊ ❊ ❊ ❊ ❊ ❊
🌹【吉特赏析】
《下山去》描绘了蚊子叮咬的瞬间与老和尚淡然离去的场景。通过“蚊子的长矛”这一新奇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冲突与生命的脆弱,同时“鲜血染红了矛头”一句,既具画面感又蕴含深意,暗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又彼此伤害的复杂关系。老和尚的“摸了摸头,下山去了”,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传达了面对生活琐碎与困扰时的豁达与从容,引人深思。
🔸🔸🔸🔸🔸🔸🔸🔸🔸
亚夫作品
☘️《 我不指望公鸡打鸣 》
也不指望
一只小闹钟
发着狠
就能把我叫醒
我睡的地方
从来没人醒过
❊ ❊ ❊ ❊ ❊ ❊
🌹【吉特赏析】
《我不指望公鸡打鸣》表达了作者对自我觉醒的深刻认识。作品通过否定外界因素(公鸡、小闹钟)的唤醒作用,暗示了真正的觉醒源自内心而非外力。末句“我睡的地方,从来没人醒过”更是点睛之笔,引人深思,或指心灵深处的沉睡之地,或言世人对自我认知的普遍缺失,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
🔸🔸🔸🔸🔸🔸🔸🔸🔸
亚夫作品
☘️《 鸟不拉屎的地方 》
当然不是一个好地方
而鸟拉屎的地方
鸟又太多了
❊ ❊ ❊ ❊ ❊ ❊
🌹【吉特赏析】
《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个名字既诙谐又引人深思。它巧妙地用夸张与对比的手法,构建出一个既非理想也非极端恶劣,却带有某种独特意境的场景。暗示了某个被忽视或边缘化的地方,既非生机勃勃也非死寂无声,反而透出一种独特的平衡与宁静。这种命名方式让人会心一笑,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文中世界的好奇与想象。
🔸🔸🔸🔸🔸🔸🔸🔸🔸
亚夫作品
☘️《 偶 尔 》
喝点小酒
高度的
不足一两
我还没穷到
喝西北风的份上
所以
喝点小酒
是幸福的象征
❊ ❊ ❊ ❊ ❊ ❊
🌹【吉特赏析】
《偶尔》诗人通过“喝点小酒”这一日常场景,巧妙传达了即便在简单生活中也能寻得幸福的心境。高度的酒,量却不足一两,既体现了节制之美,又透露出一种自嘲与乐观——尚未至“喝西北风”的境地,因而这片刻的享受更显珍贵。语言平实却富含深意,是对生活细微之处幸福的深刻感悟。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