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路
文/徐正敏/香港
清晨四点多天还未亮,小林就起身出门。灰蒙蒙的原野上弥漫着干冷的空气,苍穹上还闪烁着几颗冷峻的星星。他冒着凛冽的冬风独自驾驶着敞篷三马儿(烧柴油的三轮车)去离家百十里外的三省交界处的邯郸附近的乡村收集棉花,再拉回河南老家的市集卖,趁着寒假赚点钱帮补家用。
这是一条曾经跟着堂哥往返了好多次的路。风尘仆仆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预先约好的村庄的收集站,小林便一个村挨着一个村地去收购。那时候乡村的路不好走,到处是坑坑洼洼的,颠簸得够呛。这样跑了好几个村子,到天黑的时候总算收购了九百多斤棉花,一大包一大包的,满满装了一车。小林喜滋滋的,就近在一路口的餐馆吃了一碗面条,已是八点多,便兴致勃勃地驾车往回赶。
(网络图片) 黑幕笼罩了大地,远处零星亮起了点点昏黄的灯,大地也开始沉睡了,只有耳边刺骨的寒风呼呼掠过。
小林戴着头盔,头盔下面结了一圈冰渣。他驾着三轮车在公路上,时而在乡间小路上驰骋,田野里的积雪隐隐约约还泛着白光,开着开着,不远处出现一个陡坡,他格外小心地踏着刹车,减缓了速度慢慢往下驶,快到路口的拐角处突然一个颠簸,不料连人带车掉进了一个大坑里,车斜卧着,车上的棉花包也翻滚了一地,东一个西一个,他也被摔倒在一边。
幸好没伤着,他爬起来,摘下头盔放车上,然后试着去搬三轮车,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车子动了一下,又纹丝不动地卧在了黑咕隆咚的坑里。
小林爬出坑,焦虑地四下张望,发现马路对面不远处的村庄里还闪烁着一点灯光和人影,他忐忑的心油然生出了希望,便循着光的方向快步跑向前去。到近前,原来是三个男人正在给一座新盖的房子的红砖浇水。
小林急步上前,还未开口,那三人中一位四十开外的大叔就问:“您有什么事吗?跑那么急。”语气充满了关切。
“我……我不小心把车翻了……就在路那边的坑里。”小林喘着气,急匆匆地回答着,额头上已经冒出了汗珠。
“噢,你带我去看看吧!”得知小林翻车,大叔立马说。
话音刚落,大叔就大步流星地跟着小林向马路那边走去。
夜寂静无声,他们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大叔二话没说就动手与小林一起先把三轮车连拖带拽地拉上了路面,然后又利索地帮着小林把路边和坑里的棉花包一袋一袋地放进三轮车里安顿好。
小林忙不跌地说着“谢谢!谢谢……” 还来不及看清大叔的样貌,也忘了问大叔姓啥名甚,更没有递上一支烟,那时的小林还是个初中刚毕业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吸烟。“下次经过一定当面好好谢谢您!”小林觉得很过意不去,赶紧又补上一句。
只见大叔摆摆手头也不回地说:“ 小伙子,出外做生意,难免碰到困难,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边说边向来的路上走去。
“谢谢您,大叔!”小林大声说,心里怪不是滋味的,总觉得欠了这位大叔什么似的。
“慢慢开!天黑,路上注意安全!”大叔提高了嗓门补充道。
大叔的叮咛在夜空中回荡,小林望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寒夜中,心里却感到分外温暖。
(网络图片) 小林到家已是半夜两点多了,平房的小窗户还亮着昏暗的灯光。焦虑不安的母亲还在等着儿子,一见推门而入的小林,压在心上的一块大石头卸了下来,她长叹了口气心疼地说 :“儿子啊!咱以后不干这活了。”
哪料小林却喜悦地凑近母亲说:“妈,俺遇到好人了!……”
睡眼惺忪的母亲听完儿子的叙述感动地说:“中!找机会谢谢人家。早点睡吧!”
小林倒头就进入了梦乡,梦中他又见到了那位大叔,他们像好朋友似的聊起天来。
作者简介:徐正敏,中国香港,生在金陵,长在魔都,定居香港,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大半生疲于奔命。退休后,重拾对文学的酷爱,作品散见网络和报刊。闲来喜阅读、旅游及书画,愿诗画充盈余生,籍文字抒发情怀,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