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玲珑集》随笔之二
林保国
金秋十月瓜果香,鱼虾肥美菊芬芳。香茗相伴,手捧石广东先生赠送《玲珑集》,开启读书之旅。

趟过宋永信先生《弯弯的小河》,来到世外桃源——《故园》,耳闻“两个黄鹂鸣翠柳”“夜阑卧听风吹雨”,目睹“月照平沙夏夜霜”“草色遥看近却无”,每一首唐诗的意境在这里似乎都能“一一对应”的印证。

沿着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我来到当年《叔魁奶奶》的家中,据老人们述说,叔魁奶奶能掐会算,是诸葛亮再世,刘伯温重生,本事赛过姜子牙,十里八村远近闻名,左邻右舍有个小病小灾啊,总会找叔魁奶奶帮忙解决。
盛夏的夜晚飘来淡淡的荷香,吴云老师恰似《一朵淡淡的夏荷》,静静地盛开在浑浊的池塘。细雨滴落在荷叶上,仿佛拨动着琴弦,奏响爱的乐章,狂风暴雨后的夏荷不再妩媚,但雨后的彩虹依然照耀着她挺直的脊梁,因为她吮吸着泥土的营养和滋润,等待远方的您驻足观赏。

我未曾到过江城武汉,今天有幸跟随吴云老师游览《魅力江城》——武汉。有句笑话说得好,武汉市长叫“江大桥”,不仅武汉市长叫“江大桥”,南京市长也叫“江大桥”,这来源于聪明人“XX市长江大桥”之说。谈及武汉,不由我想起唐代诗人崔颢的千古名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标建筑,就像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武汉当属黄鹤楼,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斌、楹联、匾额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
武汉还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汉水与长江交界处,两江形成一条黄绿有别、清浊分明的分界线,泾渭分明的场景像一幅艳丽的动态水彩画。这是因为长江的含沙量相对较大,因此江水呈现出浑浊的黄色,而汉江的含沙量较小,江水呈现出碧绿色,当这两条河流在交汇处相遇时,由于含沙量的显著差异,就会形成清浊分明的分界线,两江水流速度的不同,也加剧了清浊分界的效果,从而产生“泾渭分明”的视觉效果。

读书之乐,唯有自知。读书之乐,乐在求知。凡人皆有好奇心、求知欲,读书首先能满足获取知识的渴望,带来“知道”“明理”之乐。春天“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天“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天“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常念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方能领略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美哉、妙哉。

《大家风范文库·玲珑集》(散文集)

《大家风范文库·珍珠集》(诗词集)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