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云聚南新街建功立业
百年老巷历史故事楚楚动人
——南新街历史文化现象(二)
承波 鲁安 / 文
南新街是历下区西边其中的一条小街,这条不起眼的街巷是济南市对外(自主)开放,招贤纳士最早的一条街。
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院130周年纪念文章中的文字记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始建于1890年”。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以下简称齐鲁医院)有南门和北门,南门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大门南北相对(以下简称齐鲁医学院),据齐鲁医学院简史记载:“1952年……原齐鲁大学校址是济南市南新街82号”,现为文化西路44号。
一百多年前,创建“两院”,吸引了多个国家众多的专家和人才。“南院”教书育人,“北院”治病救人,南北两院,一动一静,齐鲁医院门前天天车水马龙,外地来就诊的车想找个位置停下来,很是困难。医院里面也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医院一直在扩容,仍然满足不了看病,治疗,住院的需求,是不是济南最繁忙的医院无法确定,一定是百年来济南“坚持繁忙” 时间最长的一片区域。
对面的齐鲁医学院则是静的让人陶醉,早期是“开放式的公园”,适宜的季节,常常见有人在树下的石桌上看书,写作业。怡人的绿荫花香,灰砖青石的教学楼和别墅区,前段时间听一位朋友说,校园内有四十多个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是不是济南保护最好的文保单位无法考究,但是可以说是一百多年来济南被破坏最小的大学校区。当然在那特定的年代里,齐鲁大学也有些颇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被拆,不过相对来说比例很小,这应该归功于齐鲁医学院历届的学院领导和他们的远见卓识!

左图为原齐鲁大学,现在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右图为原齐鲁医院,现在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在上一篇《……南新街文化现象一》文中介绍了齐鲁大学三剑客,今天说说南新街上文学艺术四君子中,著名画家黑伯龙先生。
黑伯龙先生(1915—1989)名元吉,字伯龙,弟弟黑太吉,住南新街71号,是南新街的老住户。
大家都知道黑伯龙先生以画为友,养虫(蟋蟀)为乐,的确如此,几十年前能把蟋蟀养的过了春节,也不是大多数“喜虫”者能做到的,黑伯龙先生养的“蛐蛐”能“过冬”,也成为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美谈。
黑伯龙先生住四合院后院的北房,老屋,旧门,窗糊纸,冬季取暖也只有一个小“憋来气”铁炉子,冬天室内温度低,“养好虫”是一大挑战,黑伯龙先生用小棉被套套在蛐蛐罐外面,盖子上也有棉罩,放在“火炉”边,如何控制离火炉的远近来给蛐蛐罐“供暖”,这也是技术问题。

黑伯龙先生生活照,背景为北屋翻建后的门口。
黑伯龙先生喜欢养“蟋蟀”,极少画蟋蟀,今天发一幅难得可贵的秋意图。此图黑伯龙先生先后画了几十年,彰显了画家与收藏家的情谊和文人之间的精气神。
“秋意图”中的文字显示,最早记载的时间是“一九五四年,戏写秋意图”。文字下面画有一蛐蛐罐。
第二段文字时间为来年中秋节前。最后时间是一九七九年十月,相隔了二十多年!
秋意图中画了蛐蛐罐,蟋蟀过笼和“大虫”,是“一分巨虫也”,蟋蟀大小以“厘”计算,八厘已是大虫,可见“一分”确实是“巨虫也”,“童心未泯”,“稚拙有趣”,“真乃大乐也”。这样的愉悦情感是普通人感受不到的,后人“观其画,读其字”,“品其味,闻其声”已是极大的艺术享受。中国画艺术讲究诗书画印,此秋意图中有诗有画,却没有“印记”,这有待于进一步考究,文字中的“雲生”是黑伯龙先生交往多年的挚友,更是印章石料,印谱碑贴珍品的鉴赏和收藏大家!

黑伯龙先生画秋意图
牛雲生先生自己刻印也收藏别人的印章,齐白石先生自诩“三百石印富翁”,牛雲生先生一生所收藏的印章也足有三百枚,单就印章收藏能不能说北有齐白石,南有牛雲生还有待于后人评说。
牛先生篆刻得益于其收藏的印谱碑贴,金石拓片。黑伯龙先生用过的印谱也曾赠送给牛雲生先生,牛先生喜篆刻细纹印章,一种极难的篆刻手艺,有没有给黑伯龙先生刻过印,有待于以后研究,在牛先生收藏的碑贴拓片中常见盖有“云生珍藏”之印章!

左图为黑伯龙先生常用书画印,右图为牛雲生先生收藏印。
南新街是济南南城新区,圩子墙下的一条街,是济南早期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播“集散地”,有“新街的诸多之最”,济南最早的对外自主开放的一条街,齐鲁医院,齐鲁医学院建立了新的医疗体系和西医的教学体系。
广智院是济南最早的博物馆,也是当时济南规模最大的建筑物,所展览的天文,地理,矿物,文教,艺术等十三个门类的陈列品是济南最早的“新事物的集博馆”。
南新街是当时济南南城新区的豪华别墅区,仅以老舍旧居大门所对的小二层楼算起,向南每个院落中均有二层楼。这片楼群的东边也有多栋二层楼,南新街路西边则有几座非常典型的中式四合院。(齐鲁医学院院内的新建楼更多),此街为济南市“新新向荣”的南新街和南新片区是名符其实的。

黑伯龙先生画作,选自黑伯龙画集。
南新之街有新文学,新文化,新医学,新科技的创始人和发明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一下资料,两大院建院以来的著名医学专家和学者数不胜数),也有造福于民的普通工作者,象是设计山水沟泄洪排水,筑坝防灾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引进新型光源“碘钨灯”(俗称小太阳)的技术人员……。南新街上早期的“豪华别墅”现在已经保留的不多了,百年苍桑的“南新街”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历史名人的创新思维精神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后人,文化传承和南新街上的故事还会在街坊邻居中继续传颂。
文中黑伯龙先生照片由家人提供,在此表示谢意。
感谢藏友提供了黑伯龙先生“秋意图”画作藏品的照片。照片拍的效果不清晰,敬请读者谅解。
2024年10月12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