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野人谷
作者:刘汉江
按照导游事先安排好的行程,我们中午时分从宜昌出发前往神农架木鱼镇,由于山路崎岖,又下了一场雨,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赶到目的地住宿,路上耽搁了三个多小时。
第二天吃过早饭,导游小马交待我们,把所有能穿上的衣服都穿上身,因为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000多米,山顶气温很低,今年国庆节就已经下过一场雪,而且山上天气变幻莫测,可能会下雨或雪。
刚开出木鱼镇不久,我们就遇到了情况,车子突然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原来几秒钟前,我们前方公路西侧的山体发生滑坡,“轰隆隆”从山上滚落一块大石头和一棵树,拦在了马路中间,我把头伸到窗外一看,好悬哪,塌方的地方距我们车子仅有五、六米的距离,假如这块大石头正好砸中我们的车子,后果不堪设想。
别看地导小马年龄不大,处理问题挺有经验,也很沉着,对当地的地理状况和交通十分熟悉,他指挥我们的车子绕道从香溪源前往神农顶景区。
一路上都是连绵不绝的大山,看得眼睛都酸了,小马就建议我们先不要看景,听他讲讲关于野人的故事,我们立刻兴奋起来。
提到神农架,就不能不提到神秘的野人,据说当地上了年纪的猎户和药农就有人见到过野人,野人不但体型硕大,健步如飞,还吃人。许多年以前,当地人走夜路还有一个习惯,就是随身带上一个锯空的竹筒。因为据说人在山中无意中遇到野人,野人就会一步扑上来,抓住人的两只手(别的部位不抓)死死不松,然后就哈哈大笑,直到笑晕倒地为止,等一段时间醒来后,再把人吃掉。所以以前当地人走夜路,如果遇到野人,就立即把双手伸进竹筒里,野人扑上来一把抓住竹筒,笑晕后,人就可以乘机把双手从竹筒里抽出来,迅速逃离。小马讲这个事给我们听,是想印证神农架确实有野人出没和存在。
但神农架到底有没有野人,至今尚无一个准确的结论,仅仅是推测和传说而已,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拍到过一张关于野人的照片,也没有捉到过一个野人的活体。小马却煞有介事地说,我们神农架真有一个野人。他看到我们一脸惊疑的样子,解释说,神农架林区有一个科考人员,一直致力于对野人的研究,达到痴迷的程度。但一直没有发现野人的踪迹,他立下誓言,找不到野人,就不理发,不修面,不洗澡,不结婚,结果几十年过去了,这位科考人员倒真的像是一个野人了。一番话让我们听得捧腹大笑。
小马信马由缰,侃侃而谈,尽情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口才。他说,野人可能是在远古时期的人为躲避官府沉重的徭役(如修筑万里长城、开凿大运河)而躲进了深山老林,随着时代变迁,他们的后代出现返祖现象,就成了现在被传得神乎其神、出没无常的野人了。
车再往前行一段,进入了群山苍莽的野人谷,据说这里曾发现过野人,当地许多山民都看到过,但又没有留下任何可以佐证的资料。国家有关部门面向社会悬赏,谁发现野人或者获得关于野人的真实资料,将给予50万元的奖励。小马风趣地说,虽说我们没有见到过野人,但也要提高警惕,待会儿我们在景区参观的时候,千万不要落单,也不能走远,当心野人把你们抓去当老婆或者丈夫,车厢里爆出一阵哄堂大笑。
我无意于对野人的关注和研究,只是用文字记录这段难忘的神农架之旅,与博友共同分享。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