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
卢子英(常用名卢改红),河北省无极县人,退休干部。著有诗集《爱的呼唤》、《春潮涌动》、《陌上花开又几许》主编。现为无极县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委员、金榜头条签约作家诗人、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2023年6月荣获名篇•创新有为诗人奖。2024年10月在文学艺术网“花好月圆”杯征文赛中荣获“优秀创新文学奖”。

南蛮子纪阿三
卢子英
南蛮,是古时候中原人对居住在不同方位民族的一种称谓。例如:东夷、西戎和北漠的鞑靼人。
我大约六、七岁时,在村里一处院子里上识字班。我们在北屋,东屋里住着一个中年男子。高高的个子,说话乌里哇啦地,我们小孩子们听不懂,只听人们见了他叫他老纪。
小孩子们好奇心强,下了课就悄悄地去他屋里偷看。一间屋子里锅碗瓢盆,摆在灶火边上的风箱上,靠北墙一条土炕,炕头靠着一把大片刀,就是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八路军打鬼子背着的那种大刀。
后来长大点了,听人们议论才知道他叫纪阿三,南方人。是从湘西十万大山里走出来的。在儿时懵懂世界里,南方在哪儿?那么老远的地方一个南蛮子跑到我们这里干嘛来了。
以后,才从乡亲们的口中知晓了纪阿三的故事。
纪阿三出生在湖南省沅陵县,与现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毗邻。他生活的山寨,是一个苗、汉混居的寨子,靠祖辈遗留下的几块水田为生。
纪阿三一家5口人,上有父母及哥哥姐姐,下有一个小妹。由于生活所迫,大哥入赘于安化作了上门女婿,大姐远嫁到辰溪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就只剩下他和纪四妹与父母艰难度日。
满清统治时期,清军大肆虐杀汉人和苗族兄弟,很多人为了活命就逃进了十万大山里。时间一长就衍生出来不少强盗和土匪。
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时不时的搞清乡行动,矛头就是剿灭山里的土匪强盗。
残酷的拉锯战,非但没有消灭净匪患,倒是一些降兵军痞带枪入了伙,进而强化了土匪力量,成了危害一方的地方武装。
纪阿三16岁时,父母双双离世,15岁的纪四妹已出落成一个丰膄出众的大姑娘了。她虽然算不上怎么稀奇漂亮,但那双勾魂的眉眼;那条婷匀合度的身段;配上屁股后面一条又粗又黑的大辫子,也着实迷人。
他们寨子上有一个苗族小伙子,姓曾,人高马大,平时习枪弄棒,带着一帮小喽啰整天价偷鸡摸狗,后来逃到山里做了山大王。
曾大王下山抢粮捉猪,虽然不祸害本寨的汉人苗兄,但抢女人劫色就顾不得三亲六故了。曾大王从小就对纪四妹垂涎欲滴,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带了一帮弟兄抢走了纪四妹,回山做了压寨夫人,待在深山老林中快活去了。
纪阿三眼睁睁地见妹妹被抢走了,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跺脚就把曾大王的父母用杀猪刀给宰了。他知道闯了大祸,趁着天黑逃到了常德,投靠了一支土著军队当了兵。
这支残兵游勇后来流窜到四川,被罗历戎部下收编,自此纪阿三就成了一名国军。
1947年10月,在定州清风店战役中,罗历戎部被解放军包围全歼,纪阿三就是被俘的1万余人中的一员。纪阿三成了被遣返回家的俘虏,他不敢回老家湖南,就被地方上安排到了冀中的无极县,我们村就多了一个南蛮子乡亲。
乡亲们多次询问老纪为什么不回湖南老家寻根问祖,他说:“不敢回去了,回去就没命了。”
1958年岗南水库开工建设,老纪是村里第一批民工。工地上老纪竟然遇上了同他一起当兵的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不清的离别苦。老乡问老纪怎么还待在这里?老纪说:“回去了还不被曾大王给弄死。”老乡说:“咱家里解放后,曾大王被政府镇压了。”“那我妹妹你知道信儿吗?”老纪又问。老乡摇了摇头。老纪又说:“那你还待这里不回家?”老乡说:“我在这里已娶妻生子,再也不回去了。”
老纪修水库回来后,立马给老家去了一封信,一个月后收到回音。说他妹妹还在,是解放军从狼窝里把她解救了出来,急盼哥哥回家。
于是老纪急不可耐,归心似箭。大队党支部派了一辆马车送他到新乐的长寿车站,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从此,村里少了一个会讲故事的南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