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师们
班主任,数学老师,叫沈世镒。他看上去很年轻,面容慈祥,戴一副深度近视镜,个子稍高,不胖,衣着比较时髦,讲话声音洪亮。沈老师与同学们特亲近,从来不摆老师架子。好学,好钻研,爱下棋是他的特点。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放着一些书,还有参考消息。桌子右角,常摞着一摞写满数学知识的八开纸手稿。沈老师衣着卫生不很讲究。衣服总是穿很长时间才洗。吃完饭把碗放桌子边上,就开始写数学了,下一顿打饭时,先洗碗再打饭。
有一次,沈老师上午到了郭家庄,下午收到爱人的信。有同学问他:“这么短的时间就来信,是想念吗?”他说:“一天不说话行吗?”
沈老师刚当班主任几天,我去他办公室提出想退学。沈老师一番开导,打消了我退学的念头。
入学后第一次交团费,我没有五分钱,没办法,向沈老师借了5元才交了。过了好一段时间,我才还上。.毕业时,沈老师买了好多西瓜,离校的前一晚上,我们在沈老师办公室门前吃西瓜的情景,至今难忘!
沈老师讲数学,音高声亮,板书清晰,一节课内容虽然多,但教学组织严谨,逻辑性強,数学原理公式讲得非常清楚透彻,对学生诲人不倦,耐心辅导。由于时间紧,两三个月内,就讲完了小学高级段课程和初中代数几何的全部课程。最后讲完当时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坐标,开始讲集合微分积分时,学校宣布停课了。
沈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关于华罗庚的优选法、零点六一八法等一些知识。
沈老师,您的学生永远不会忘记您,永远爱戴您,想念您!向您致敬!为您祝福!
语文老师,焉望奎。四十岁左右,比较瘦,身材稍高,看上去有点显老,四方脸型,有文儒气质,戴眼镜,穿着朴素大方,很干净,平易近人。他对学生从不发脾气,很温和,说话声音不高。他十分好学,又爱好下棋,沈老师是常与他对弈的棋友。他的办公桌上常放一些文学方面的书,也有参考消息。同学们常去他的办公室,我去得最多。我经常向他借些读物看。在他的指导下,我的语文水平有很大提高。
师范二年,是我看文学书籍最少的时间,因为那时很难找到书。无论什么书,都是稀宝。那二年,我除了到街上看大字报或去汾阳文化馆看些传单之类,就是向焉老师借看读物。二年中,我仅读了两本小说,都是从焉老师那里借的。(当时学校图书馆封闭)。
第一本书名《征途》,记得作者和主人公记不清了。好像其中一个叫郭嘉。书中内容写的是下乡知青的生活,受左的思想影响,书里没写爱情,有些偏离实际。看完后,焉老师让我写了好几页心得,并作了批改。《征途》这本书,好像后来冀纯正也看过,也写过心得。
第二本是浩然写的《艳阳天》。看完后,由于劳动过多,又搞政治运动,没有时间能写心得。
第一学期,焉老师给我们讲过初中语文中的几篇文章,还讲了现代汉语语法等,还指导我们写过几次作文,他都作了认真仔细的批改。
批林批孔运动中,全校各班都搞《三字经》《神童诗》《朱子治家格言》之类古作的批注,我们班也搞了。记不清批注的是什么了。全班同学每人写一段,交回后,焉老师让我汇总成二十三页,焉老师修改压缩成二十一页,最后由宋医生爱人孙老师改定为十九页。准备打印时,因其他班(好像是47班)批注材料引发出政治风波,未能成印。
七五年五月,焉老师和孙益芳老师带队临县籍学生到临县实习。他亲自指导我们进行实际教学。我们班当时在永红中学,(即曜头中学,当时联合校长高富荣,中学校长郭世茂,副校长秦淑娥),我给高福元代理了二十多天班主任。那时,备课上课就是焉老师直接指导的。记得教育局长高树清带教改组高生、张宝玉、李贵廷等去检查,要听课,焉老师指导我讲了鲁迅的《我们是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没有焉老师,我就很可能没有现在的语文水平。焉老师,您在哪里?您的学生们想念您!
写于一六年一月十七日(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