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文/江卫民
记得那年到北京,特地乘了一趟地铁,从住地穿过天安门广场下面到王府井大街吃北京拷鸭,第一次乘地铁转回出口时,怎么也看不到来时地标,不知怎么回酒店,向路人一打听,原来我们出错了出站口,难怪找不着原路标,真出洋相!
后来听说武汉要挖地铁,一直期盼,二号线开通头天,我特地到汉口车站等候乘车,体验体验!车来了!大家一涌而入,那高兴劲头都写在脸上,陌生人之间互相咵武汉变化真快!终于进入地铁时代,现在地铁七号修到我们南湖家门口,五分钟便进入地铁,通往武汉三镇,方便极了!
武汉乘地铁,十几年前做梦都想不到事,如今就在自家楼下,唉!变化真大!
写于国庆七十五周年
广月
文/江卫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在食品厂工作过,每到五月份工厂陆续每天购几百斤五花肉切成肉丁,然后倒入一定比例的白糖掺和后装入大铁桶内淹制到中秋节前做广月备用!糖淹肉大热天都不变味,而且挺有筋道的。
中秋节前开始生产广月将淹制好的五花肉膘配以瓜仁,芝麻,杂末等馅料一齐合好待用,用面皮包之,装入印子合在案板一扣一个成型的广月出来,放进转炉烧烤几十分钟取出抹上蛋清,清清爽爽,漂漂亮亮,黄黄油油的大广月出炉了!
稍冷后用刀把广月切开,一股香气扑鼻,油而不腻肉膘亮晶晶让人好想快尝尝味道!
这地道的广月我至今也吃不到了,也无人生产了!姑且是中秋的一种回味吧!
西木板栗
文/江卫民
一板西木针球包,挂在树上竹杆敲。
最喜街头糖炒之,闻香上前来一锹。
手机
文/江卫民
月下一手机,
能拍多少影,
望天拍月亮,
望地拍人影。
月在云中游,
人在影中舞,
手机镜头大,
尽在片前舞。
九一八
文/江卫民
可恶可恨倭寇鬼,欺我中华一盘沙,
占我三省九一八,无助民众被鬼杀。
至今倭寇不认罪,总想偷机咬一口,
岂知当今新时代,敢动老子封你喉。
写在九一八事件九十三周年
秋燥
文/江卫民
蝉噪野风秋,日照燥难奈。
只等夕阳落,月下饮露来。
教师节
文/江卫民
教一伢难五十兮?爱心调教班整齐。
师者匠心汗水滴,先生学生叩头稽。
白露
文/江卫民
田边巡夜遇清露,霜珠沾满青丝头。
知青生活今回味,白发已然岁月偷。
文/江卫民
远山余辉落水中,一叶小舟追日行。
夜半三更泊古渡,扣门拜友人末醒。
解凉
文/江卫民
那年月井水泡瓜,午时三刻一咔嚓。
一人一块冰凉瓜,大口吃瓜嘴直咂。
贺嫦娥六号返回
文/江卫民
昨夜星辰月儿圆,朗朗乾坤云彩稀。
凭栏望空思远际,嫦娥带回啥东西。
习文有感
文/江卫民
晨躺竹椅古文观,一字一句习文章。
端午节三首·儿时端午节
文/江卫民
那年
听老师
讲端午节
听的入了神
记住了屈大夫
挂盐蛋香包
点雄黄洒
吃粽子
蘸白
糖
十七岁端午
文/江卫民
那年
端午节
汈汊湖里
赤膊抗汎水
肚内无粮
就棕叶
包饥
粮
老年端午
文/江卫民
如今
端午节
儿孙满堂
齐聚渔歌厅
味碟桃油海参
榴莲水果鲜
尽兴而归
幸福感
满满
味
花为媒
文/江卫民
才拍绣球花,又遇合家欢。
古来花为媒,合欢缘凤鸾。
【作者简介】江卫民,武汉人,南湖老年大学学员,爱好诗文及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