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胡弦诗歌《烟缕》
诗评/刘树仁
主播/悠悠
诗评:在农村,每年进入10月份以后,人们忙忙碌碌,地里的粮食开始收割打轧,逐渐地净场光。这段时期的农民,是最空闲悠闲的时刻,是享受成果和松心的时刻。
在《烟缕》诗歌第一节诗中,诗人就把这种情景描绘出来了。“运走玉米,播撒麦种”,“燃烧秸秆杂草腐叶……”,地净场光后,人们可以“在田埂上散步”,又再“栽枝栽树种菜种豆……”,写出了农村中又收又种的场景。收要保持“耐心、恨心”,因为粮食果实它不能今种明收,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灾害,让人烦心痛心。
无论如何,庄稼是年年种年年收。当果实变成一缕青烟时,下一茬庄稼又长了出来。“农夫”也是一代一代延续播种着,老一代农夫,也终会变成“烟缕”,万事万物都不一样,都有盛到衰,有生到死,都会“挥霍在空气中”,这是自然界不可改变的规律。
这首诗以烟缕为意象,揭示和道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与道理。
2024.10.13日
附原诗: 烟缕 诗作者/胡弦
运走玉米,播撒麦种。
燃烧秸秆,烧掉杂草、腐叶……
已是告别的时辰,
就像烟缕从大地上升起。
年月空过,但仍可以做个农夫,
仍可栽枝栽树,种菜种豆,
无所事事地在田埂上散步,让旧事变得再旧一些。
种子落进泥土,遗忘的草就开始生长。
万物在季节中,爱有的耐心恨也有。
但这是告别的时辰,每一缕烟
都会带走大地上的一个想法,
并把它挥霍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