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何以忧
文/黄振涛
30多年前,我教中学语文课。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一篇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从沙漠成因、进攻方式、抵御沙丘措施、征服沙漠、防护措施多个方面娓娓道来,但由于我对沙漠仅限于感性认识,与其昏昏,使人昭昭。
今天零距离走进沙漠,看到荒漠程度非常严重,令人惋惜。百度沙漠形成年代,并不很久,清代乾隆年间,陕西、甘肃人在塞外开荒,植被遭到被坏,沙逞风威,风推沙丘,已经侵入榆林城北30公里的地方。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宁夏中卫市高度重视治沙固沙工作,在沙丘上深埋方格型小麦秸秆,取得一定效果。
我在去黄河风景区的摆渡车上,导游员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大谈治沙取得成绩。我看到的仅仅是道路两侧少量治沙情况,占不到整个沙漠百分之一,完全是作秀式治理,要把整个荒漠完全治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在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大环境下,动员社会力量,逐步治理,则需要大量人力财力,中国荒漠治理,路在何方,我井㡳之蛙,孤陋寡闻。只说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