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
吕海玲(文吉)
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2016年《素食者》获得国际布克文学奖,2024年10月10日,《素食者》再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书将把翻看它的人切成薄片,被涂上颜色,被拍打,被爱抚,被撕成碎片,被震惊,被苍凉,被窒息,被过山车玩弄吧!
妻子不吃肉不穿内衣不让自己碰是疯了吗?当妻子不和自己心意的时候,丈夫为何要找她娘家人抱怨?当自己的女儿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为何不去责怪女婿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妻子,而是向女婿道歉,指责女儿不应该给女婿添麻烦?在提倡和奉行儒家文化圈的思想紧箍咒里,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未出嫁的女儿要受父亲管教,出嫁后要听从一家之主丈夫的话,
丈夫之所以敢向娘家抱怨妻子,是因为双方都没有将女性当成独立的个体给予她应有的尊重。
丈夫的行为揭示了妻子就如同是他交了彩礼从娘家买回来的一台多功能机器人,只有无限期的任他摆布操纵使用,一旦出现故障,就要向娘家投诉质量问题,娘家没脸指责客户使用不当损毁了机器,还要卑微的讨好道歉,并承诺想尽一切办法手段做好维修工作,排除麻烦。
所以我们看到,
大男子主义和暴力是男人的骄傲。
岳父大人夹着一块牛肉先是哄着让英惠吃下去,拒绝后就是狠狠一记耳光,继续将肉递到英惠嘴边时遭到反抗又是更狠的一记耳光,继而让女婿儿子两边挟持掰开英惠的嘴将牛肉塞进去,除了姐姐在阻止父亲,母亲和其他人都是沉默的看客,这是多么让人凄凉窒息的场面!
英惠怒吼了一声,挣脱开拿起刀,狠狠的割向自己手腕。
明明是英惠出了问题需要帮助,可她的娘家人没有一个站在她的角度尝试去理解她,一边倒站在女婿这边,在帮女婿教训她,仿佛英惠是条狗,狗拒绝吃狗粮是个天大的笑话。
英惠的父亲是爱她吗?不是的。他是通过强迫英惠必须吃肉,满足自身的控制欲,确立一家之主的权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有关系都是权利关系。
成为主子的前提是拥有奴隶,父亲是主,孩子是奴,丈夫是主,妻子是奴。
英惠幼年被狗咬,父亲骑摩托车七圈跑死了狗还强迫她哭着吃下两碗狗肉汤泡饭,是在给女儿出气吗?不是的,虐杀是在立威,警告其他人不听话的下场就是这条狗,他是这个家庭独一无二的王,他不容许有敢不服从他的奴隶。
英惠的妈妈长期受到家暴,英惠的姐姐煮解酒汤讨好父亲手下留情,英惠的弟弟挨打后打邻居小孩出气,英惠,一直被打到十八岁。
成年的英惠才长着一张“可以被欺负的脸”,才被丈夫看上,在没有任何激情的恋爱到结婚的五年,丈夫一直觉得这个女人好欺负适合做妻子。对他隆起的腹部短小的阴茎从不挑剔随时满足自己,他知道英惠出了问题也不带她去看医生,英惠去卫生间没有力气拿高输液袋回血让输液袋变成暗红他只是看着,借着酒精把英惠按到在地上强迫扒掉英惠裤子,得到的不是单纯的性快感,是支配欲,是证明自己在这个家里拥有无上的权威,在外面唯唯诺诺是个普通人,回到家,他就是一家之主,家人就是他的臣民,听他号令,满足他的一切欲望,
他对妻子是没有感情的,他从未将妻子尊重是一个平等的人,妻子只是他一次投资终身不钱的保姆,生孩子的胎器,在英惠聚会上没有好好表现有病需要人照顾时,他果断的抛弃了她。
疯狂只是这个故事的表象,隐喻才是这个故事的精华。
读故事时的压抑,读后忍不住的毛骨悚然,总是被一股绝望与窒息包围,禁锢我们的是千百年里积习下来的“文明”,多么扭曲的社会,英惠说“我为什么不能死?”
我知道,我能做的最大程度的理解,就是放纵你去寻求你的解脱,可是,当你纵身一跃时,我还是忍不住去拉你的手。
一个人,到底能了解另一个人多少呢?不,我们只能理解一点点的一点点。
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英惠决定变成一棵树。
人终究不是一棵树!
英惠想变成一棵树,只需要阳光和水,只是为了逃离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和黑暗。恰如韩江说“她因为人类的复杂性而受苦,在既有光明也有黑暗的人性里面,她希望能够拒绝黑暗的诱惑,而吃肉在她看来就是一种黑暗、暴力的象征。而戒肉类的决心越强,她对于人性就越怀疑,因此,她在内心不断挣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