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可”争流显华章 —— 34年后再访湖北武穴市大法寺镇张百可村》
作者: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读:云中鹤

2024年的重阳节,我应武穴籍著名作家饶武老师之邀,随同武穴市作家协会部分成员重返湖北武穴市大法寺镇张百可村进行采风。这不仅是一次文学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
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34年前,我还是武穴市人武部的一名参谋,负责检查民兵整组点验。那时的张百可村质朴宁静,村民迅速集结,精神抖擞,让我深刻体会到“藏兵于民”的真谛。
时光荏苒,村庄变化巨大。苏山古城寨依旧巍峨,望夫山的故事依然感人,黑松林古木参天。历史村落经过修缮,更显古韵悠长。村民们的变化尤为显著。当年的年轻民兵如今多已步入中老年,有的外出务工。尽管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和责任感从未改变。
在走访过程中,武穴市作协会员和武穴市张盖凡诊所的老中医张盖凡老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近年来的发展故事。新建成的文化景点、宽阔的道路、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展示了村庄的进步。孩子们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老人们在文化广场享受悠闲生活。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农家乐提供地道农家菜,手工艺人制作精美工艺品,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为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清晨,村民们忙碌于田间地头;傍晚,他们在广场上跳广场舞、打太极拳。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社区关系淳朴和谐。
再次来到清澈的百可水库,我不禁感叹水质保护成效显著。湖水滋养农田,促进了农业发展,也成为了渔业的重要资源。这次重访让我看到了村庄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村民们的传承与创新。他们以智慧和汗水建设家园,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百可风光,秀丽神奇
漫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青山峻岭映入眼帘,碧水蓝天令人心旷神怡。山岩石缝中涌出清泉,滋润着大地。苏山古寨矗立在云顶峰上,雄伟壮观,仿佛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忆。
历史遗迹与传说
苏山古寨:据传,这座古寨始建于明朝,曾是抵御外敌的重要军事要塞。寨内保存有明代城墙遗址和烽火台,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
望夫山:相传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远征边疆,日日登高眺望,期盼归人。最终化为石像,后人称之为“望夫山”。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黑松林:这片古老的森林见证了无数代人的成长,其中有些树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林中还隐藏着一些古代的墓葬和石刻,记录着先人的足迹。
古代战役
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明朝初年,这里发生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当时,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双方在张百可一带展开激战。据史料记载,这场战役发生在1363年的鄱阳湖之战后不久。朱元璋率领大军从南京出发,沿着长江北上,意图彻底消灭陈友谅的势力。陈友谅则依托当地的地形优势,设防固守。
战役开始时,陈友谅凭借苏山古寨的险要位置,成功抵挡了朱元璋的第一波攻势。然而,朱元璋并未气馁,他利用夜色掩护,派遣小股部队绕道后方,突袭陈友谅的补给线。同时,朱元璋亲自指挥主力部队正面进攻,通过声东击西的战略,最终突破了陈友谅的防线。
这场战役持续了数日,双方伤亡惨重。最终,陈友谅在苏山古寨附近被俘虏,不久后身亡。朱元璋取得了胜利,巩固了他在南方的统治地位,并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场战役,修建了“跑马岭”等纪念场所,每年还会举行相关的纪念活动,缅怀那些英勇的将士们。
汉刘秀与殷莲花的故事:虽然这不是一场正式的战役,但在民间传说中,汉光武帝刘秀曾在逃亡途中经过此地,并与当地女子殷莲花结下了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据说,刘秀在战乱中受伤,被殷莲花所救,并在此隐居一段时间。这段故事在当地流传广泛,反映了人们对忠诚与爱情的向往。
文化与名人
李时珍与三宝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在此地采集药材,尤其是灵芝、党参、麦冬等珍贵草药。三宝山因此得名,并成为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苏东坡与王朝云:宋代文豪苏东坡曾游历此地,留下了许多诗篇。他与爱妾王朝云的爱情故事也被当地人津津乐道。
关公爷:关羽的形象在这里深受崇敬,许多庙宇供奉着他,红脸大刀的形象深入人心。
近现代变迁
县长张凤林:民国时期,张凤林担任县长,积极推动地方建设,改善民生。他的事迹被载入地方志,受到后人的尊敬。
将军张振、张让先:解放战争期间,张振和张让先两位将军从这里走出,投身革命,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这次重访,我见证了张百可村从一个质朴宁静的小村落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农村的转变。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他们的故事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流传。无论是古老的传说还是近现代的英雄事迹,都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
